指纹显示,未成年人参与了秦兵马俑的制作
创始人
2025-07-29 08:32:32
0

澎湃新闻获悉,考古人员近日在修复的兵马俑身上发现了100多枚2000多年前工匠留下的指纹,其中包括少数未成年人的指纹。这些指纹为研究秦代手工业组织、劳动力构成及社会结构提供了新的考古证据。

工匠指纹细节工匠指纹细节

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兵马俑研究近日迎来新突破,考古人员通过超景深显微镜捕捉到了2000多年前清晰的指纹印记,提取了指纹100多枚。这些穿越时空的“指尖密码”,不仅让后人触及到秦代工匠的远古技法,更揭示出一个事实——兵马俑的塑造者中,竟有未成年人。

秦始皇帝陵博物院馆员李晓溪介绍,工作人员在已经修复的40多件陶俑身上,提取了指纹100多枚。通过对指纹进行分析比对, 获取了陶工的年龄构成, 和性别比例等信息。初步分析显示,绝大多数指纹属于成年男性,与传统认知相符,同时也发现存在少量未成年人指纹。

至于在整个制作过程中 ,他们都参与了什么样的环节,存在怎样的分工差异还需要进一步分析研究。

在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兵马俑坑内的现场保护修复实验室中,恒温恒湿的环境条件不仅能够有效保护秦俑的彩绘,并且能够实现从出土到修复的全链条保护。这里还配备了三维数据采集系统,可为后续研究提供准确数据。

三维数据采集系统

这一发现颠覆了以往对秦代大规模工程仅使用成年劳力的单一想象,为研究秦代手工业组织模式、劳动力构成乃至社会结构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实证。

陶俑上的指纹

早在几年前,纪录片《大国工匠》中,就记录过发现古代工匠指纹的过程。

纪录片《大国工匠》

这个沉睡的“军团”规模之宏大、工艺之精密,不仅彰显秦帝国军事力量,更成为解码2000年前中国手工业、军事、社会制度的“地下百科全书”。

古代工匠们也在它们身上留下了自己的许多信息。人们用刻字、盖章等多种方式留下自己的名字,这是当时的一种制度体现——“物勒工名,以考其诚,如有不当,以究其情。”即以成品的质量追究到个人。

纪录片《中国微名片·世界遗产(第三季)》

根据这些信息,专家推测,当时应该还有“老带新”的情况,如果一个老师傅带十个小徒弟,大约有上千人参加了兵马俑的制作。这些人都是从哪来的?专家根据名字进一步推测,这些千年前的工匠们,有可能来自全国各地,这与秦朝大一统有很大关系,在那样的时代背景下,人们集合在一起,进行文化交流,共同把这件事做好。

1987年,秦始皇陵与兵马俑坑被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游客所见多是灰褐色的陶俑形象,但实际上,兵马俑本为彩绘。因彩绘保护技术未完全突破,秦始皇陵兵马俑目前仅发掘了约三分之一,仍有约6000件陶俑未出土,主要分布在1号和2号坑中。‌‌

(本文综合央视新闻、CCTV纪录频道、三秦都市报等)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泉州市出台城市建筑垃圾管理规定 转自:泉州发布日前,泉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泉州市城市建筑垃圾管理规定》(以下简称“规定”),规范...
广西梧州一居民楼突发火灾,致5... 记者从广西梧州市龙圩区应急管理局了解到,8月3日8时30分许,梧州市龙圩区城南大道一居民楼发生火灾。...
安徽创新开展人工智能产业金融试... 转自:安徽省科技厅为做好科技金融“大文章”,促进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安徽率先探索发展产业金融,...
全力支持防汛救灾,银行保险机构... 近日,北京、河北等多地出现强降雨天气,部分地区遭遇严重暴雨洪涝灾害。多家银行、保险公司第一时间启动应...
房企半年报前瞻|光明地产减亏之... (来源:北京商报)净利润由盈转亏,深陷经营困境的光明地产正面临严峻挑战。近日,光明地产披露2025年...
广西梧州一居民楼发生火灾,5人... 转自:扬子晚报据广西梧州市龙圩区应急管理局3日消息,8月3日8时30分许,梧州市龙圩区城南大道一居民...
全国首家荷藕主题轻食品品牌店开... 转自:扬子晚报8月1日,全国首家荷藕主题轻食品品牌店“藕小曼”在扬州宝应县吾悦广场开业。业内人士表示...
受降雨影响 京九、京广铁路部分... 据央视新闻消息,记者从铁路部门了解到,根据气象部门消息,8月3日8时至4日8时,广东西北部、中部、和...
工商银行,领导班子有调整! 据“中国工商银行”微信公众号消息,7月30日,工行2025年党建暨年中经营管理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该...
合肥市瑶海区携手国先中心、合肥... 转自:瑶海发布8月1日,“合肥具身智能机器人共性平台服务有限公司”正式完成工商注册。该公司注册资金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