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门作家记略(图)
创始人
2025-07-29 05:10:20
0

(来源:天津日报)

转自:天津日报

  从事写作以来,有机会接触到许多文学大家,并因此深受其益。一直想把相关感受记叙并发表出来,与读者共享。适逢《天津日报》副刊约稿,让我得到表达的可能。姑且就以接触的先后为序,从几位天津的文学大家说起。

  冯骥才

  1980年3月,《人民文学》编辑部把天津冯骥才、河北贾大山、河南张有德和我召集到北京,安排在一个招待所写小说。这样,我有幸认识了几位大作家:贾、张二位都是首届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的获得者,冯骥才则已有了《神灯》《义和拳》等长篇力作,1979年发表的短篇《雕花烟斗》也已入选那年的评奖名单。

  近一个月的时间里,我们同处一室。四个人中,我和张有德几近“哑巴”。大冯和大山则整天“口吐莲花”,妙语连珠。二者各自反映出不同的文化背景:大冯是津门都市的灵动,大山则是滹沱河土生土长的智慧。一个月后,大冯和大山写的小说被《人民文学》留用,我“咬牙切齿”凑出的一个“短篇”根本用不了。我很羞愧。但那一个月并没有白住,我从三位作家那里学到了许多之前闻所未闻的文学知识。

  有天晚上,大冯绘声绘色地讲起法国作家维尔高尔的短篇《海的沉默》:法国在“二战”中沦陷,一个德军中尉住进了被征用的法国老人与其侄女生活的房子。中尉尽可能不妨碍房主人的生活,只是晚上到起坐间来说几句客套话,然后就靠在壁炉边侃侃独白:他的祖国、法国、音乐,等等。一个多月的时间里,每天重复着同样的情景:中尉敲门,进来,寒暄,独白。没有得到任何反应。然后,鞠躬,道晚安,走出去。

  老人与侄女始终以沉默表达抵制。而中尉始终尊重他们的沉默,从不企图从他们那里得到某种回答,或者至少看他一眼。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从他的独白中,老人与侄女逐渐了解了他:一个生活在德国小城的音乐家,并不关心政治,也不喜欢国内的那些政治人物,对战争的理念与其他德国军官有着巨大的不同。在独白中,他表明了对法国的爱,也越来越清晰地流露出对那个美丽少女的情愫。

  然后有一天,中尉突然说,他第二天就要动身去战场:“奔赴地狱。”这是他最后从内心发出的凄厉告白。老人报以默默的注目。中尉一动不动地待着,直到老人的侄女终于启动了嘴唇:“再见。”小说的主旋律就是两个字:沉默。

  小说结尾,少女那声终于给予中尉的回应,我听来惊心动魄。在“奔赴地狱”的前夜,中尉从少女微弱但清晰的回应中,感受到了宽恕。作为国家的、民族的、战争的人,他们是对立的;作为人类的、人性的、艺术的人,他们是相通的。

  小说以一种极为压抑的方式表达了战争对人性、情感、理想、文化的野蛮践踏,表达出作家强烈的反战理念和人道精神。

  大冯渊博。在我看来无所不知,又记忆力超强,更善于表达。每天若不出门,并且醒着,总是侃侃而谈,滔滔不绝。然而,他对“沉默”却有着那么深刻的理解。我从中收获的不仅是认识到艺术表现的多种可能性,更多少懂得了什么样的艺术才是真正有深度的艺术。

  遗憾的是,那之后我再也没有像这样接触大冯的机会。只有一次在北戴河偶然遇见,当时他与夫人正在那里休假,他说他看了我在《十月》发的一个短篇《贫穷与富有》:一个老教师摆地摊卖自己的藏书。他真诚地说:你在小说里罗列的那些书,太浅了,无法说明“富有”。一针见血。我羞得满脸通红,牢牢记住:永远不要卖弄自己的无知。

  蒋子龙

  《人民文学》笔会后,我进了中国作协第五期文学讲习所。班长是蒋子龙。那时,他的短篇《乔厂长上任记》获奖的热度尚炽,又发表了中篇《开拓者》,高潮迭起。文讲所结业,我“一无所成”,“灰溜溜”回到省里。有报刊发专文,质疑:蒋子龙那么辉煌,陈世旭为什么写《小镇上的将军》进了城写不出“大城市的元帅”?同行讪笑说:“只生一个好!”

  我抬不起头。想改行去书店卖书。朋友说:如果那样,人家会把你从小镇调上来?走投无路,私下我给蒋子龙写了一封信,哀叹“误入歧途”。

  文讲所开学不久,子龙兄代《天津文学》约稿,我把《人民文学》没有采用的那个短篇交给他,《天津文学》自然也没法用。子龙兄深知我的窘迫,很快给我回了信:“别泄气,别急,写作需要积累。好比一口井,水淘空了,再淘就是沙子。”

  “写作需要积累”,成为我的一个信条。子龙兄说的积累,我想主要指的是两个:一是积累阅历,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一是积累学识,精神到处文章老,学问深时意气平。

  对我来说,需要积累的是气力。“气”是勇气——面对宏大的文坛,不胆怯,不畏缩,不攀附,不巴结。“力”是毅力——追不上的目标,不奢望;进不去的圈子,承认距离;凑不上的热闹,由衷羡慕。没有气力的积累,其他的积累都无从谈起。坚持不懈,让气力积累的“井水”满一些,再满一些。没有止步、没有半途而废的道理。

  一个人可以不断失败,但只要他还没有放弃,并且还没有归咎自身以外的原因,他就不是一个失败者。毕竟文学不等同于体育,不是争夺名次的赛道,而是注定的生命过程,不需要跟任何人较劲,只需要跟自己较劲,不需要战胜任何人,只需要战胜自己。

  子龙兄始终没有忘记适时给我以激励。多年后,山东《时代文学》约写作家印象,他倾心执笔:“……陈世旭真正钟情的始终是文学,生就为文学而来,升官发财都视若浮云,只甘心情愿做文学的奴隶。他被文学磨炼得个性强烈,充满矛盾。有时极端执拗,有时又无比随和;有时豁达大度,有时又偏激率性;有时宽宏大量,有时又敏感多疑;对文学非常专一,却又涉猎广泛,见一行爱一行。”“矛盾产生碰撞,碰撞才有感觉;矛盾就是复杂,复杂才能深刻——这正是真正的文学性格。”

  这样的激励,是我坚持写作最重要的动力之一。

  柳溪

  大约是知道我缺乏生活经历,1982年冬,中国作协受当时的农牧渔业部委托,邀请几位作家去海南农垦“深入生活”,我被列进了名单。参加这次活动的,除了我和湖南的叶之蓁,其他几位都是老作家:上海的任大星、北京的刘厚明,都是我小时候就听说过的作家;安徽诗人韩瀚,他纪念张志新的诗我可以随口背诵。

  一行人的领队是天津著名作家柳溪大姐。因为知道她是天津作协领导,1944年参加政治活动,属于“老干部”,至少我就有些“畏惧”。但她却是个特别随和的人。直率,火爆,毫无城府。说起过去的遭遇,不加掩饰;说起当下的文坛,直言不讳。那时候,我还没有出过书,有家出版社打算给我出一本小说集,但要求有名家作序。我对自己的写作毫无信心,以我这样的写作水平,从来不敢也永远不会请名人作序——从小父母就告诉我:一个人可以无能,不可以无羞。

  柳溪大姐还没有听我说完,就厉声说:怎么能这样对待青年作者?没有名人作序就不可以出书?不像话!直到今天,我还清楚地记得她那股子仗义执言、打抱不平的正义劲儿。我没有解释。那不重要,重要的是我看到了老一辈作家爱护晚辈的古道热肠。

  在海南待了将近三个月,柳溪大姐给所有人都留下了坦荡、豪爽的印象。活动将近结束,一天晚上,大家在鹿回头“天涯海角”的沙滩散步,远望南海,不记得是谁说:要是能去西沙看看就好了。

  那时候,西沙的条件还相对艰苦,除了上级领导视察和慰问,不便邀请地方上的人员上岛。听说大家有上岛的愿望,柳溪大姐很高兴,说:太对了,作家就该这样!部队同志可以吃苦,我们为什么不可以?!两天后,我们搭上了当时海南行政公署给西沙送给养的轮船。

  后来我把这次经历写了个短篇:《到无名岛去》。心想,小说如果发表,该给柳溪大姐一半稿费。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中证A500ETF摩根(560... 8月22日,截止午间收盘,中证A500ETF摩根(560530)涨1.19%,报1.106元,成交额...
A500ETF易方达(1593... 8月22日,截止午间收盘,A500ETF易方达(159361)涨1.28%,报1.104元,成交额1...
何小鹏斥资约2.5亿港元增持小... 每经记者|孙磊    每经编辑|裴健如 8月21日晚间,小鹏汽车发布公告称,公司联...
中证500ETF基金(1593... 8月22日,截止午间收盘,中证500ETF基金(159337)涨0.94%,报1.509元,成交额2...
中证A500ETF华安(159... 8月22日,截止午间收盘,中证A500ETF华安(159359)涨1.15%,报1.139元,成交额...
科创AIETF(588790)... 8月22日,截止午间收盘,科创AIETF(588790)涨4.83%,报0.760元,成交额6.98...
创业板50ETF嘉实(1593... 8月22日,截止午间收盘,创业板50ETF嘉实(159373)涨2.61%,报1.296元,成交额1...
港股异动丨航空股大幅走低 中国... 港股航空股大幅下跌,其中,中国国航跌近7%表现最弱,中国东方航空跌近5%,中国南方航空跌超3%,美兰...
电网设备ETF(159326)... 8月22日,截止午间收盘,电网设备ETF(159326)跌0.25%,报1.198元,成交额409....
红利ETF国企(530880)... 8月22日,截止午间收盘,红利ETF国企(530880)跌0.67%,报1.034元,成交额2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