笪晓军
中央城市工作会议部署了“一个优化、六个建设”7个方面的重点任务,为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科学指引、明确了主攻方向。“十五五”时期是甘肃高质量发展追赶进位、提质提效的关键阶段,城市工作既是重要抓手,也是动能引擎。我们要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加快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促进城乡融合发展,以实际行动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
健全城市规划体系。规划科学是最大的效益。城市规划体系由发展规划与国土空间规划共同构成。当前,全省正抓紧推进“十五五”发展规划编制工作;自然资源部近期也发文正式启动国土空间规划五年评估,可根据评估结论视情启动国土空间规划调整修编。要抓住两类规划同步编制的窗口期,围绕为发展规划谋划的重大建设项目实施提供空间保障,开展国土空间规划体检评估,及时启动国土空间规划调整修编,健全城市规划体系,形成规划合力,以高水平规划引领城市高质量发展。
发挥县城载体作用。县城是我省城镇体系的重要构成,一头连着城市,一头连着乡村,是县域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立足新发展阶段,要以县城为载体促进县域城乡融合发展,提高县城辐射带动力、宜居吸引力和人口集聚力。在推进县域经济发展的具体实践中,要结合县域发展基础和资源禀赋优势,对工业主导型、都市保障型、农业服务型、文旅优先型、生态功能型等不同类型的县城分类施策。开展县城体检,针对体检发现的问题补短板,强弱项,提高县城综合承载能力和治理水平,以县城为载体促进县域城乡融合发展,以县域城乡融合发展赋能城乡共同富裕。
培育发展省域副中心城市。培育发展省域副中心城市。甘肃东西长、南北窄的行政区划特征,决定了难以单独依靠省会城市带动全省协同发展,推进省域副中心城市建设对于甘肃加快建设“七地一屏一通道”具有重要支撑作用。“十五五”时期,甘肃要在加快建设兰州白银都市圈、更好支撑强省会的同时,大力培育发展“酒泉—嘉峪关”、天水两个省域副中心城市,推动酒泉、嘉峪关两市同城化发展。
深入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城市更新是拉动投资、促进消费、稳定增长、推动发展的重要抓手,也是回应群众关切和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的重要举措。首先,立足城市更新需要,在城市层面统筹开展国土空间规划年度体检和城市体检,建立系统的“城市体检”工作机制。其次,立足安全,全面排查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风险隐患,摸清年久失修设施的损毁情况,制定改造升级台账,建设韧性城市。再次,完善项目生成、资金筹措、要素保障、审批管理等城市更新体制机制,按片区系统谋划实施城市更新。
做优城市产业发展平台。开发区是市县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功能平台。要聚焦开发区空间格局优化、基础设施完善、科创能力提升、产业链条延伸、营商环境优化、绿色低碳转型、体制机制健全等任务,全方位提升开发区发展能级和水平。首先,力争将甘肃更多的开发区纳入新一轮《中国开发区审核公告目录》,原则上保证每个县级行政单元都有自己的产业发展平台。其次,要科学合理赋予开发区经济管理权限,有序剥离社会事务管理职能。再次,要突破目前“飞地经济”发展过程中的政策堵点,鼓励在省内外、省域内、市域内不同层面共建“飞地园区”。
促进城市内涵式发展。推动城市内涵式发展,要牢固树立“城市运营”理念,运用政策、市场和法治手段提升城市资源配置效率,建立政府、企业和社会主体共同参与机制,实现城市资产增值和综合效益最大化。城市运营在新阶段城市工作中地位举足轻重。一些地方不顾本地资源禀赋和发展实际,一味铺新摊子,部分非公益性项目建成后收不抵支,需要财政持续补贴。要加强市县领导干部“城市运营”相关培训和学习,盘活处置存量闲置低效资产;健全重大投资决策终身责任追究制度及责任倒查机制,切实做好政府投资项目前期可行性研究工作。
作者为省政府决策咨询委员会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