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8日,四川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次会议开幕会在成都举行。在会议现场的旁听公民席位上,有行业专家、律师、学生等——当天,他们近距离感受全过程人民民主就在身边。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席间有1位刚满18岁的“准大学生”系常委会会议首次邀请。
据悉,2002年1月,省九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七次会议通过了公民旁听省人大常委会会议规定,公民旁听制度自此建立。结合实践要求,2019年11月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四次会议通过新制定的《四川省公民旁听省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会议规定》,并不断完善公民旁听工作流程,进一步提供了制度保障。
“对我来说,这是课本知识和政治实践的首次‘相遇’,既有新鲜感,也有贴近生活的熟悉感。”在旁听公民座谈会上,来自成都七中的高三毕业生李凯瑞说,“回到学习中去后,我会把这次感受告诉更多的人。同时,我认为相关单位、部门还可以多从网络宣传上深入发力,用讲故事的方式,让更多的年轻群体了解人大制度的优越性。”
“我是一名来自大凉山的学生。旁听了本次会议,最大的感受是‘与时俱进’。不论是审议报告还是条例内容,都让我感受到公民一直在通过各种渠道、方式有序地参与政治生活。”四川工商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在校大学生曾欣洋说。
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王雁飞在会议上向旁听公民介绍了人大和人大工作的基本情况,随后,他指出:“我们调研发现,青年学生参与人大代表选举、关注人大工作的比例偏低,调查反馈的各项数据均低于其他职业身份群体,因此我们每次都重点邀请青年学生旁听人大会议,目的是让大家近距离了解参与人大常委会依法履职的过程,亲身感受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生机与活力,同时也为我们搭建一个直接听取群众意见、汇聚民智民力的平台,使人大工作更接地气、更察民情、更合民心。”
王雁飞还向8位旁听公民提出了几点希望,“希望大家更深入地了解人大制度和人大工作,主动宣传人大知识,推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功效更加深入人心。及时收集和反映群众对各项工作特别是人大工作的意见建议,积极参与人大工作计划和法规草案的意见征集,协助人大工作反映社情民意更精准,着力关注法律法规和人大作出决议决定的落实情况,对发现的问题及时向人大或有关部门反映。”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 杨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