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成都日报锦观
大力发展“首发经济” 推进文商旅体展深度融合发展
锦江 高质量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核心区
春熙路商圈释放出蓬勃发展的活力。 锦江区委宣传部供图 智能机器人走上春熙路街头。 图片由成都兴锦人形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提供“百年春熙路”潮流不息,“千年大慈寺”古韵悠长,“传世水井坊”酒香弥漫……在锦江区,文旅市场活力十足,释放出蓬勃发展的活力。
省委十二届七次全会明确提出,支持成都增强极核带动作用、加快建设世界文化名城和世界旅游名城;市委十四届七次全会吹响了加快推进文商旅体深度融合发展的新号角。立足省市大局,7月25日,中共成都市锦江区委八届九次全会召开,锦江区提出,以“首发经济”为牵引,从文、商、旅、体、展五个纬度构建深度融合发展体系,高质量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核心区。
锚定新目标,锦江区绘就发展蓝图:到2027年,基本建成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首发经济”高地,文创产业增加值达到280亿元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1600亿元以上。到2030年,以“首发经济”为重点的现代服务业对消费支撑带动作用更加显著,文化繁荣、商贸发达、旅游蓬勃、体育丰富、展会兴盛的发展格局全面呈现,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核心区的显示度、影响性、辐射面进一步增强。
“首发经济”
激活融合新引擎
今年4月,《成都市推动首发经济发展三年行动计划》正式印发,标志着“首发经济”成为成都消费新引擎。锦江区作为成都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核心区域,在成都“首发经济”版图中占据重要地位。据统计,全市超30%的首店和首发活动聚集在锦江区。
如何借势“首发”红利,催化融合质变?成立全国首个专注“首发经济”的促进机构、发布“首发经济”领跑计划、众多首店首展首秀扎堆聚集春熙路商圈……今年以来,锦江区“首发”动作频频。此次全会上,锦江区提出以“首发经济”为关键支点,促进文商旅体展深度融合发展,并亮出实招:
做强“首发秀场”,升级融合载体。构建“首发春熙”品牌,强化其时尚秀场、科技展场、文化剧场“一广场三秀场”首发平台功能,吸引全球新品、新技术“首秀”。支持老字号推新,培育本土品牌,推动“锦江设计”“锦江制造”的伴手礼、时尚款等进免税店展销,形成多产业链品牌首发聚集。活化历史与新兴街区,创新策划“首发”主题活动,将商圈变为复合体验场。
构建“首发生态”,打通融合链条。锦江区将深入实施“春熙行动”“白鹭计划”,打造品牌孵化+科技赋能+场景创新+传播辐射的“首发经济”生态,构建“创新—发布—转化”链式发展体系,打造“首发春熙路+科创白鹭湾”品牌。
放大“首发声量”,提升融合影响。借势国际舞台,依托驻蓉领事机构、国际商协会等平台,统筹区内各类产业载体,打造外事活动首选地。携手新加坡乌节路、上海南京路等国际知名商圈,对标杆性“首发”活动给予宣传支持,推动“锦江首发”走向世界。同时,培育本土网红矩阵,为“首发”活动和融合成果引流造势。
全域业态
释放消费新活力
今年夏天,全新升级推出的“夜游锦江观光巴士”火了!披着锦江碧波“外衣”,画着熊猫、廊桥、诗词的巴士成为移动的成都“文化名片”;车上,讲解员化身“城市说书人”,游客不仅能欣赏璀璨夜景,还能参与“飞花令”等互动,成为市民游客热捧的特色体验。
老锦江能有新玩法,锦江的水、景和深厚的在地文化始终是其灵魂。这也让锦江区明白,要让这些宝贝“活”起来、“火”起来,关键在“融合”二字。锦江区正全力推动文化、商业、旅游、体育、会展五大产业深度融合,玩出全域发展的新精彩!怎么玩?五大产业领域齐发力:
文化产业拥抱数字与潮流。壮大数字传媒产业,重点培育数字产权交易、网络直播等新兴业态;加快构建AIGC影视产业生态圈,打造“我在三圣拍短剧”品牌;鼓励商场、写字楼引入脱口秀、魔术、戏剧等演出,打造“垂直百老汇”。
时尚产业引领潮流消费。依托IFS、太古里,吸引国际一线品牌旗舰店落地;发展茶饮、汉服、数码家电品牌,打造国潮旗舰店集群;招引特色定制上下游企业,提升时尚策源能力。
旅游产业打造沉浸式体验。精心设计“潮享、潮购、潮游、潮玩、潮赏”主题线路;推出非遗品鉴、智慧演艺、低空飞行、数字展览等互动性强的新体验;引导住宿业升级,提升城市品位与服务能力。
体育产业激活城市动能。整合场馆资源,申办射击世界杯等高能级体育赛事,策划机器人、无人机等科技体育赛事;吸引体育品牌首店、新品首发,鼓励社会资本建设新兴体育消费空间。
会展产业链接产业与消费。围绕做强城市会展、做精专业会展、做优特色会展、做活消费会展等方面多维发力,把会展流量转化为消费增量。
文化、商业、旅游、体育、会展,每一领域都独具精彩与优势,锦江区正致力于将这些“精彩”深度融合,优势再造,活力重塑。
多元场景
构建融合新格局
文商旅体展融合发展离不开场景的巧妙融合和创新。锦江区将聚焦时尚潮购、都市烟火、五大片区等方面打造多元场景:
时尚潮购场景——串联“潮购”场景,以春熙路为起点、以东大街为纽带,将青年路—盐市口和镋钯街—邱家祠连点成片、串珠成链,形成文商专线,激发市场主体共建“吃住行、游购娱、文商旅”融合消费场景。“国漫”场景加速布局,加快打造“一街五巷”国漫产业园区。策展“雅集”场景,结合夜间经济、小店经济,持续更新空间主题,打造COSMO等一批项目。
都市烟火场景——点亮夜间经济场景,持续提升春熙路大慈寺国家级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依托“夜游锦江”沉浸式文旅新业态项目,连接水井坊、东门码头、九眼桥等文化地标,丰富夜游、夜购、夜娱、夜秀以及日咖夜酒等多元复合消费业态。丰富品牌节会场景,推动十二月市博物馆、十二月市主题街区持续上新。焕新川剧主题场景,依托省、市川剧院,打造集展演、体验、品鉴于一体的川剧文化主题街区。精心营造市井烟火场景和“文创+”体验场景。
除了繁华都市和烟火巷陌,锦江区还将精心提升白鹭湾、金融城东、468、梅香湖、红砂五大片区价值,打造“锦江味”特色场景,拓展融合发展的生态与人文空间。
与此同时,面向入境游客、消费者、市场主体,成都锦江区还将通过打造入境游客来蓉消费首选地、安全舒心便捷体验和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不断提升服务品质和消费体验。粟新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