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定:非遗传承新生态 传统文化绽新彩
新定西·定西日报记者 王璇
晨雾未散,安定区永定路街道已响起激昂的鼓点。金红狮头腾跃翻飞,年轻队员身姿矫健,一场传统与现代交融的龙狮表演,拉开了安定区非遗传承创新实践的序幕。
在定西市龙狮运动协会训练基地,平均年龄21岁的队员正苦练传统桩上腾跃技艺。“00后”队员李鸿伟从跌撞学徒成长为展演主力,他坦言:“用青春热血守护龙狮文化,是我们的使命。”协会会长贾虎介绍,团队在传承北狮技艺基础上,创新引入南狮元素,并推动“非遗进校园”活动,累计培养青少年传承人超千名。
走进付忠民剪纸艺术馆,23.38米长的《古丝绸之路全图》剪纸长卷令人惊叹。作为省级非遗传承人,付忠民将自然花卉与几何纹样融合,独创“吉祥图案体系”,其作品远赴荷兰参展,成为文化交流使者。他累计培训学员2200余人次,直言:“创新是非遗传承的必由之路。”
安定区已构建“国家级1项、省级6项、市区级133项”的非遗保护网络,97名传承人接力守护文化根脉。陇曲剧团编撰理论书籍填补学术空白,60年演出超千场;景爱琴等传承人获“全国三八红旗手”殊荣。区文化馆通过新媒体矩阵,让非遗从“活态传承”走向“全民共享”,短视频平台播放量突破千万。
如今,安定非遗正以多元姿态讲述中国故事:校园课堂开设非遗课程,国际舞台展示文化魅力,短视频平台掀起传承热潮。古老技艺在创新中焕发新生,为传统文化注入时代活力。
责任编辑:樊醒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