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草原云
7月25日至26日,乌兰察布市文联主办的“弘扬北疆文化,传承‘非遗’技艺”乌兰察布市“非遗”作品暨民族制品技艺展演活动在察右后旗举行。
7月25日开幕式上,演奏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阿斯尔。
7月25日上午9点30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阿斯尔演奏为开幕式热场。热情奔放、悠长旷远的阿斯尔乐曲尽显北疆文化魅力,展现草原儿女豪情。数曲奏毕,展演揭幕。此次展演,精选了自治区级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作品。掐丝珐琅细腻华丽,核雕方寸观宏,鼻烟壶内画收纳乾坤,巨幅挑绣展卷宛如山水画。展台前,蛋雕技艺传承人白文平与各位艺术大师侃侃而谈,介绍了蛋雕精细、复杂而多样的制作工艺流程。“葫芦烙画是以烙铁为笔,运用国画技法在葫芦表皮上绘制人物、山水花鸟走兽等……”葫芦烙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席强这样介绍道。
人们在参观非物质文化遗产作品。
当天下午,开展了以“家具制作技艺”“工艺美术创作经验和市场趋势”为题的专题培训,该市手工艺人齐聚一堂交流学习,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此外,还进行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全羊宴”展示和长调、呼麦、东路二人台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精彩表演。
“非遗”作品暨民族手工艺品制作技艺论坛现场。
7月26日上午,参加活动人员现场观摩了民族家具制作,并开展了“非遗”作品暨民族手工艺品制作技艺论坛。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提出的一些创作技艺困惑,专家们现场分析解答,与会人员纷纷表示收获满满。
本次活动,通过民族制品技艺的深度展演与培训,培育新时代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以民族制品为媒介,探索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文旅融合、产业升级的新模式;搭建交流平台,共绘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同心圆”,为提升地区文化软实力和北疆文化注入新动能。
内蒙古日报•草原云记者:海军
新闻编辑:郭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