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用益研究)
信托公司上半年业绩展现转型方向与机遇
据中粮信托研究院统计,当前,业内已有52家公司披露了2025年上半年度未经审计财务报表。上半年,52家信托公司营业收入均值为5.82亿元,同比降低3.87%。其中,28家信托公司实现营业收入正增长,占比53.85%;净利润均值为3.01亿元,同比下滑4.69%。
业内观点:
1、近年,在行业开启高质量转型以来,产融结合逐渐成为一些信托机构赖以实现业绩增长的关键推力。例如,同为能源系信托,英大信托背靠股东国家电网,在能源领域的产融结合方面便走出独特的差异化路径。
2、未来,在监管政策的引导与市场竞争加剧的双重背景下,信托公司的战略选择将更加注重价值创造与可持续发展。信托机构还可结合自身禀赋,打造既符合细分业务市场专业能力要求又具有信托特色的商业模式。同时,优化风险处置,平衡效率与效益。
3、信托公司需从多个维度应对转型压力:一是拓展产融边界,赋能新兴产业;二是联动财富管理服务信托与资产管理信托,提升服务效能。信托公司应加强与其他金融机构的合作,打造一站式财富管理服务平台,通过整合资源、降低成本,提升服务信托的盈利能力。
债券基金或遭遇较大赎回压力
随着债市持续调整,债券基金再次遭遇赎回风波。或因遭遇较大赎回压力,上周基金大量卖债,单日卖出规模近千亿。媒体获得的机构买卖数据显示,公募债基遭遇去年“9.24”行情之后的最大单日赎回,而债基公告大额赎回的情况增多,7月以来出现大额赎回并公告提高份额净值精度的债基产品已超过30只。
业内观点:
1、近期债基的赎回主要是理财等资管机构开始了预防性赎回,尚未出现“净值下跌-赎回-抛售-进一步下跌”的负反馈。居民端资金从理财或债基的大规模流出并未出现。
2、基金成为近期卖债的主力,但农商行、保险、理财子公司在本周债市的调整过程中持续买入,显示机构间未出现一致卖出的踩踏情况。
3、债市最敏感的利空是通胀,但目前未有反转的迹象。央行对流动性依然处于偏呵护的态度,债市发生大规模踩踏的可能性不大。
中信建投:A股站上新台阶,看好科技非银接力
市场情绪高涨,证监会表态“全力巩固市场回稳向好态势”继续力挺市场走牛,赚钱效应下融资买入,新基金发行指标上行,表明高涨的市场情绪下,增量资金有望加速流入。反内卷中继之后,产业催化与牛市氛围下,科技非银有望接力行情。继续看好以“新机智药”为代表的新赛道。创新药方面,建议重点关注上证主板/科创板补涨行情+前期强趋势标的;人工智能关注事件催化+行情扩散,持续关注;新消费与机器人。
中泰证券:继续看好银行的稳健性和持续性 关注两条主线
“对等关税”后,持续重点推荐银行板块股,继续看好银行的稳健性和持续性。银行股两条投资主线:一是拥有区域优势、确定性强的城农商行,区域包括江苏、上海、成渝、山东和福建等。二是高股息稳健的逻辑,重点推荐大型银行以及股份行。
华泰证券:长期看好AI算力需求的持续增长
AI随着海外互联网大厂Token放量加速,市场对推理带来的算力需求预期,逐步消化。华泰证券认为,市场对于全球算力需求仍存在较大的预期差。伴随全球大型算力集群的落地,模型新架构的不断探索,预训练与后训练Scaling Law的持续推进,未来训练端算力需求仍有较大增长空间,长期看好AI算力需求的持续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