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没有见过家里的长辈用针轻轻扎手指尖,挤出几滴血来治疗头痛或发烧?这可不是什么“土方法”,而是壮族医学传承千年的智慧结晶——壮医刺血疗法。
一、穿越千年的生命智慧
壮医刺血疗法,又称“放血疗法”或“刺络疗法”,是壮族先民在长期与疾病斗争过程中总结出的一种治疗方法。其历史可追溯至远古时期,壮族先民在狩猎、劳作时发现,某些外伤出血后,原有的疼痛或疾病反而有所缓解,于是逐渐形成了有意识的放血治疗经验。据《壮族医学史》记载,壮医刺血疗法在唐宋时期趋于成熟,在明清时期得到进一步发展。如今,这种古老的疗法不仅在民间使用,医院也常用于治疗各种疾病。
二、壮医的独特理论与现代研究的碰撞
壮医以“三道两路”、“毒虚致病”理论为基础,人体内的“龙路”是气血运行的通道,若气血运行不畅,就会导致“毒邪”积聚,引发疾病。刺血疗法通过刺破皮肤(如穴位、痛点或浅表静脉),放出少量血液,达到疏通“龙路”、调和气血阴阳的目的。
近年来对壮医刺血疗法作用机制研究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对血液系统有良好的双向调节作用
研究表明,刺血疗法可促进人体新陈代谢,刺激骨髓造血功能,并通过神经—体液的调节作用,改善微循环和血管功能,有利于排除血液中的有害物质,并使机体的有益物质及时补充到血液循环中去,促使机体重新建立内环境稳态,从而恢复正常的生理功能。
2.良好的镇痛作用
一方面因针具对血管壁的刺激,导致在低级中枢水平对疼痛信息产生抑制;另一方面局部放血后排出致痛物质,减轻疼痛。
3.可提高人体免疫功能
壮医刺血疗法可激发体内的防御功能,增强免疫力。
三、刺血疗法能治哪些病?
中医刺血疗法广泛应用于内、外、妇、儿科,可治疗各种急慢性病,主要用于瘀症、热症、痹症、急症等,尤其在以下几方面有独特优势。
1.止痛有奇效
偏头痛,在太阳穴点刺放血,可缓解疼痛;腰酸背痛,在委中穴放血,效果立竿见影;痛风发作,在红肿的关节周围刺血,配合拔罐,可促进尿酸代谢,止痛消肿;咽喉肿痛:在少商穴、商阳穴放血,可止痛消炎。
2.退烧降温快
外感发热,在耳尖或手指尖放几滴血,往往半小时内就能退烧。
3.急救显身手
中暑昏迷,刺破十个手指尖(十宣穴)放血,可很快苏醒;高血压头晕,在耳背降压沟、百会放血能快速降压。
4.特定病症显效能
小儿疳积:四缝穴放血,健脾消食;带状疱疹:皮损处刺血加拔罐,排毒祛瘀止痛。
四、通过血色辨病性
壮医刺血疗法不仅能治疗多种疾病,还可通过针刺部位出血颜色、速度等判断疾病的性质。血色深红,出血急促,疾病多属于热症;血色暗黑,出血缓慢易凝结,多为气滞血瘀;血色淡红带黄,多为风湿痹症;血色青紫,多因寒邪入里;血色清稀,出血缓慢不易凝,多为血虚。
五、壮医刺血疗法的操作方法
壮医刺血疗法看似简单,实则讲究手法、部位和放血量,需由专业医师操作。
1.工具准备,传统上使用三棱针、瓷片、荆棘刺等,现多用一次性注射针头,严格无菌操作。
2.体位选择,根据施术部位采用不同体位:头面部取仰靠坐位或半卧位;四肢部取平卧位或伸展平放于治疗台;背部取俯卧位(胸下垫软枕);特殊要求取如刺委中穴需俯卧踝部垫高。
3.选取合适的刺血部位,常用穴位如太阳穴、十宣穴、百会穴等,特殊部位如耳尖、耳背、肘窝等。
4.操作步骤,洗手戴无菌手套,用酒精或碘伏消毒皮肤,用针头迅速刺入皮肤1~2毫米,随即拔出,轻挤周围组织,或吸附火罐,使血液自然流出。
5.术后处理,用无菌干棉球轻压止血,患者在4~6小时内避免碰水。
6.疗程,根据病情轻重,可每日1次或隔日1次,一般5~7次为一个疗程。
六、刺血疗法安全吗?
很多人听到“放血”就害怕,其实壮医刺血疗法一般只放几滴血,根据病情需要多则1~3毫升,使用一次性无菌针具,只有轻微刺痛感,非常安全。但以下情况需谨慎:出血性疾病(如血友病、血小板减少)患者不宜使用;体质虚弱、贫血者应减少放血量,孕妇、经期女性避免刺腰骶部及腹部。在现代医学与传统医学融合发展的今天,壮医刺血疗法以其“简、便、验、廉”的特点传承至今,如果你有不舒服的地方不妨体验这项神奇的疗法。
[本文作者参与广西中医药适宜技术开发与推广项目(合同号GXSY2024052)]
上一篇:7月25日红利低波ETF天弘(159549)份额增加100.00万份,最新份额34.28亿份,最新规模41.61亿元
下一篇:7月25日机器人产业ETF(159551)份额减少1000.00万份,最新份额3.20亿份,最新规模3.72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