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云南云彩金可虾青素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五期项目——虾青素提取工厂在云南石林产业园区正式投产,企业生产销售的雨生红球藻系列产品将占全球市场份额的50%以上,这将推动企业成为全球产能最大的雨生红球藻加工基地,石林县也由此成为全球产能最大的雨生红球藻生产、加工、销售全产业链基地。
持续壮大的雨生红球藻基地
雨生红球藻是提取虾青素的重要原材料。作为一种类胡萝卜素,其具有很强的抗氧化性,与野生三文鱼、虾蟹中的虾青素结构高度相似,生物利用率极高,是目前唯一获准用于人类食用的虾青素,主要应用于皮肤护理、眼部健康、运动营养等多个领域。
2013年3月,石林县通过招商引资,引入北京绿色金可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BGG)在石林建设云南云彩金可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企业落地后,紧锣密鼓开展云南雨生红球藻产业化示范基地建设。项目计划总投资2.6亿元,总占地面积770余亩。其中,一期占地150亩,总投资3730万元,于2013年建成投产,虾青素纯品年产量约1.8吨;二期项目占地120亩,总投资5000余万元,于2021年9月建成投产,产能1.8吨;三期项目占地500亩,总投资1.2376亿元,项目于2023年5月竣工投产,虾青素纯品产能3.6吨。
“雨生红球藻的培养、虾青素的生产是一个非常天然有机的过程,在整个培养过程中,要消耗二氧化碳,通过光合作用产出虾青素。”云南云彩金可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王进旗介绍,石林气候条件好,阳光充足,降雨量适中,温度适宜,水源清洁,有利于藻类的快速生长,所以企业在石林的投资建设也在不断扩大。
“本次投产的雨生红球藻深加工项目位于石林产业园区核心区,项目占地面积37.5亩,投资1.08亿元,预计年产值可达5亿元。项目主要建设雨生红球藻干燥加工生产线、虾青素油乙醇提取生产线、二氧化碳超临界萃取生产线、微藻技术研究及开发实验室、保健食品生产线等。”金可集团创始人、董事长李春华介绍,雨生红球藻深加工项目投产后,将成为全球产能最大的雨生红球藻加工基地,企业生产销售的雨生红球藻系列产品将占全球市场份额的50%以上。
项目除了为企业带来收益外,还带动当地上百人就业,累计上缴各种税费1380万元。
始终如一的政策与服务支持
企业发展背后,是政策的支持以及政府服务的持续跟进。
“2013年以来,石林县锚定构建微藻全产业链、打造全国微藻全产业链示范基地发展目标,持续加大招商引资以及服务企业的力度,重点以石林台创园、石林产业园区为支撑,着力解决企业融资难、用地难等发展瓶颈问题。”石林产业园区管委会副主任王青表示,近年来,石林县积极支持以云南云彩金可为代表的链主企业加强藻类养殖端、加工端的技术创新,扩大养殖规模,提高深加工能力。
2023年,石林国有资本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还运营政府专债项目资金,与企业合作共建云南雨生红球藻产业化基地三期项目。王进旗介绍,该项目年产雨生红球藻粉300余吨、提取虾青素达7.5吨、年均产值11亿元,一举让企业的天然虾青素产能占全球市场的40%,成为亚洲最大的虾青素生产基地。
“当我们有需求的时候,政府第一时间出现;当我们有困难的时候,政府不遗余力地推动解决;当我们有成绩的时候,政府第一时间给我们激励。”李春华说。
在石林县政府的支持下,云南云彩金可等企业不断完善雨生红球藻生产和培养技术,推动完整的光驱动单细胞生物合成技术产业基地建设,驯化选育出符合云南气候与光照特点的“高产虾青素雨生红球藻”藻种。
良好的营商环境和政务服务,吸引来众多生物企业加快投资石林的步伐。目前,已有近10家生物技术企业入驻石林县,总建成投产的雨生红球藻基地近800亩,吸纳当地近1000名城乡劳动力就业。
目前,石林雨生红球藻产业已呈现“生产、加工、销售”全产业链发展格局,实现产业规模、产业效益双提升。未来,石林县将充分发挥资源优势、产业优势,推进“科技+现代农业+生物医药大健康”融合发展,以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跨越式发展。
记者赵书勇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