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荒书屋的现主理人钱维。
“我叫钱维,今年62岁。这间书屋是我哥哥27年前创办的,我现在接手已经2年了。”7月27日,长沙市开福区湘春路西园北里的拓荒书屋内,钱维坐在书屋门口的满墙老照片下,在茶雾氤氲中,徐徐地讲述着她和书屋的故事。
拓荒书屋由钱维的哥哥钱江创办于1998年。钱江不幸于前年离世,钱维便接过了守护书屋的担子。
钱维说:“当时,看书免费,借书需付押金,卖书则仅限于复本。哥哥更多是出于对书籍的珍视与收藏热情。”
钱维发现,许多来访的年轻人,对历史人文知识了解有限,“这让我触动很大,于是我决定将书屋作为传播文化的窗口,主动为年轻人讲述湖湘人文故事”。
她坦言,之前来采访的多是学生们为完成作业来进行拍摄,“我都会支持并积极配合他们”。
不久前,钱维的事迹被媒体报道,还获得《人民日报》的点赞。“我觉得能够受到主流媒体的关注和重视,还是很开心的。”钱维的回应质朴而真挚。
“但是现在来了主流媒体,我还是蛮开心的,感觉受到重视了。” 这份来自权威媒体的认可,让钱维感到自己的坚守有了更广泛的社会回响。
书屋的价值,还在点滴浸润中显现。一名曾患抑郁症的少年在钱维的鼓励下,开始阅读、了解历史、外出游历,逐渐变得阳光开朗。
当少年重返书屋,一句“我想见我想见的人”,并欣喜告知自己学业取得巨大进步时,钱维深感欣慰。类似的故事还有很多,也常有家长过来感激地拥抱她。
“很多人在这里受益了。”她笃定地说。
然而,守护这盏“灯”并不轻松,哥哥离世后,书屋的运营压力全落在钱维肩上,光整理浩如烟海的藏书就是一项繁重工程,“楼上楼下很多书,刚整理完被大家一翻又乱了,真的很不容易。”
更大的困境是经济来源匮乏。钱维和丈夫都是癌症患者,每月仅有3000多元退休金的她还需抚养19岁的女儿,房屋漏水、厨房修缮等实际问题常令她束手无策。
尽管步履维艰,但钱维的信念未曾动摇,她婉拒了卖掉藏书或出租书屋改善生活的现实选择,“对社会有用”是她坚持的动力。
“虽然现在书屋的灯光或许有些微弱,但却足以照亮一些迷途的心灵。我也甘愿做那个掌灯的人。”钱维说。
■文/图/视频 三湘都市报全媒体记者 项炜 朱帅铭
下一篇:超长“烧烤”模式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