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大湾区之声
给你一支笔,你会如何写莲?
暑气蒸腾的三伏天,满池荷莲绽放。
自古以来,文人墨客爱写莲,
或赏其清姿,或慕其品格,或悟其禅意。
今日,让我们在诗词中
赏名家笔下的莲,
消解盛夏的燥热,
觅一份清凉心境。
写人文活动
《采莲曲其二》 唐·王昌龄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王昌龄作为盛唐边塞诗派的代表,其诗作大多气势雄浑、意境壮阔。然而这首《采莲曲》却展现了难得的水乡风情,这与他晚年被贬龙标(今湖南黔阳)的经历密切相关。
来到南方,柔美的荷塘风光为他的创作注入了新的灵感。这首小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采莲图。荷叶与罗裙同色,荷花与人面相映,采莲女与莲池融为一体,直到歌声传来,才让人惊觉池中有人。诗人用寥寥数笔,勾勒出采莲女的活泼可爱和莲池的美丽迷人。那清脆的采莲歌谣,不正是最动听的消暑小调?
写自然造化
《咏双开莲花》 唐·刘商
菡萏新花晓并开,浓妆美笑面相隈。
西方采画迦陵鸟,早晚双飞池上来。
诗人刘商能文善画,晚年更是辞官归隐,专心致力于诗画创作。通过这首诗,也能窥见他的艺术造诣,诗中通过动态描写与色彩摹写,体现“诗中有画”的艺术特色。
刘商以拟人手法,将并蒂莲比作浓妆浅笑的佳人,又巧妙引入迦陵频伽鸟的意象,为画面增添了一抹浪漫色彩,使整首诗宛如一幅工笔设色的花鸟画,既写实又富有诗意。
写送别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宋·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林子方举进士后,曾担任直阁秘书,诗人杨万里作为他的上级兼好友,二人情谊深厚。当林子方赴福州任职,杨万里清晨从杭州西湖附近的净慈寺为他送行,途经西湖,触景生情,写下了这首传世佳作。
诗中,"无穷碧"和"别样红"的强烈色彩对比,突出了莲花的鲜艳夺目。诗人对西湖美景越是赞叹,就越显现出对自己的挚友深情的眷恋:仕途风光终有别,不如西湖莲韵长。整首诗语言通俗易懂,却意境深远,令人回味无穷。
写生命力
《莲藕花叶图》 元·吴师道
玉雪窍玲珑,纷披绿映红。
生生无限意,只在苦心中。
诗文前两句通过“玉雪”“玲珑”等词勾勒莲藕的洁净通透,展现花叶纷披交映的自然景致;后两句由莲藕生生不息的特性转入哲理思考。全诗借莲籽“苦心”的双关意象,既指莲芯的苦涩,又隐喻刻苦勤勉的人生态度,将自然物象与生命体悟相融合。作品以托物言志手法,通过浅近语言传递对生命繁衍与奋斗精神的思索。
三伏读莲诗,不惟赏其美,更在得其清凉。在这个暑气逼人的季节,读几首莲诗,让心灵随着莲香沉淀,在诗词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一片清凉。在这个夏天,不妨走近一池清莲,感受它的美丽与韵味,或许,你也能写下一首属于自己的咏莲诗。
监制/胡翼 宋雪
主编/张蓓
配音/林千 凯茵
值班编辑/吕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