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着全球海洋经济高地迈进,深圳构建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体系 三大路径助力实现5400多亿年产值
创始人
2025-07-27 08:46:38
0

海上新广东

广东现代海洋经济深调研

文/图 羊城晚报记者 宋王群

海洋经济年度总产值达5409亿元,占全市GDP比重14.7%;集聚涉海经营主体11万家,涵盖船舶制造、海工装备、海洋服务业等全产业链环节;建成各类涉海创新平台86个,其中国家级5个、省级27个……这是目前深圳海洋经济发展取得的一份亮眼成绩单。

近年来,深圳以科技创新为核心驱动力,通过绿色能源技术突破、文旅融合体验升级、制造业智能化转型三大路径,积极构建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体系,朝着全球海洋经济高地大步迈进。

绿色领航

筑牢港口竞争力

近日,深圳籍C型罐式LNG加注船“新奥普陀号”缓缓靠近“新加坡快航”轮,随着7755立方米LNG燃料加注完成,盐田港今年以来LNG加注量突破28.5万立方米,超去年全年加注总量,成为全国第二大保税LNG加注中心。

盐田港三年内实现了保税燃料加注“三级跳”。2020年,国内首个海上国际LNG加注中心落户盐田港;2021年6月,深圳国际航行船舶保税燃料油首单加注在盐田港完成;2022年11月,盐田港区完成深圳国际航行船舶LNG首船加注,助力深圳港成为全球第四、全国第二、华南首个具备码头装卸与LNG加注同步作业能力的港口;2023年1月,盐田港进一步实现华南首次“保税”LNG加注。

2024年底,国家发展改革委推广的深圳经验之一,便是“构建水上液化天然气(LNG)燃料加注海事服务体系”。深圳通过建立健全水上LNG加注作业安全监管海事法规标准体系,创新相关监管服务体系,推动深圳港LNG加注时间从18小时降至10小时,率先实现国内“一港双船”同时安全加注。

无独有偶。随着全球航运界积极推进绿色转型,寻求可持续性替代燃料,甲醇动力船舶订单呈爆发式增长。今年交付的285艘新造替代燃料船舶中,约25%已采用甲醇燃料,绿色燃料加注能力成为衡量港口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指标。

今年6月,深圳海事局、深圳市前海管理局联合发布《深港甲醇加注作业安全核查指引》,并获得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海事处支持,同步作为可参考的技术指引在香港发布,为深圳、香港水域内甲醇燃料加注作业提供了具体操作的参考标准,有力推进了船用绿色燃料加注区域合作,为深港合力共建全球船用绿色燃料加注中心奠定坚实基础。

绿色燃料加注能力成为衡量港口竞争力的核心指标。深圳通过LNG和甲醇双燃料布局,满足国际船舶多样化需求,巩固全球航运枢纽地位。

生态赋能

打造旅游新名片

深圳拥有1145平方公里海域面积、260.5公里海岸线、56个沙滩和51座岛屿,森林覆盖率达40.68%,空气质量优良率长年保持高位。数据显示,2024年深圳全年接待游客1.85亿人次,同比增长10.8%;旅游总收入达2650亿元,同比增长11.3%。海洋旅游作为核心板块,通过滨海度假区升级、邮轮游艇产业拓展、水上运动赛事举办等举措,成为收入增长的主要引擎。

近年来,全球最大乐高乐园、金沙湾国际乐园度假区、全国首个国际暗夜社区、“中国杯”帆船赛、粤港澳大湾区海上龙舟赛纷纷落地深圳。深圳还通过打造“旅游+海洋”“旅游+天文”“旅游+户外”“旅游+文化”“旅游+美食”等特色旅游消费场景,片区化开发三大滨海片区:月亮湾-海贝湾规划国家级滨海旅游度假区,对接香港北部都会区;杨梅坑-鹿嘴对标5A级景区,完善水上运动设施;东西涌-天文台擦亮国际暗夜社区品牌,构建“世界级生态滨海度假区”。

同时,深圳通过开通5条海上观光、10条直升机观光航线,开发“空中看大鹏”低空旅游产品,结合无人机运输完善配套服务,形成“下海+上天”立体体验,打造旅游新名片。深圳国际邮轮母港串联21艘国际邮轮、40余条航线,联动低空观光、滨海商业,形成“邮轮 +海上旅游+低空体验”立体网络。

创新驱动

引领产业新升级

具有“海上高德地图”之称的船舶自主导航系统,能够预测海上天气、避开极端天气,并结合船舶载重、洋流方向自动算出最节油减碳的航线;仿生型潜水器“仿生鱼1号”,以其独特的外形和隐蔽性强的特点,应用于水下环境监测、海洋大数据采集等场景;号称“海底23魔方”的全球最大深海基因库,为海洋生物医药研究提供了丰富的基因资源……深圳在海洋制造领域涌现出多项高科技,已形成一批具有竞争力的产业集群,集聚涉海经营主体11万家,建成各类涉海创新平台86个。

在海洋工程装备领域,深圳依托华南最大船舶维修改造基地,培育壮大船舶制造、海洋工程装备等产业,重点发展深水导管架、FPSO(浮式生产储卸油装置)等高端装备,同时推动船舶电动化、智能化转型,支持新能源船舶研发与制造。

在AI领域,深圳积极布局无人船艇、水下机器人、海洋药物和生物制品等前沿领域,实施“20+8”产业集群计划,推动绿色智能船艇、水下机器人等重点方向发展,编制《游艇产业发展实施方案》《水下机器人产业培育实施方案》,为产业发展保驾护航。

目前,深圳已形成从设计研发、总装建造到应用服务的完整海洋高端装备产业链,全面布局海洋新兴和未来产业,积极探索具有引领性和战略性的海洋经济新赛道,推动海洋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发展。

编辑:聂粤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疫苗接种实现“预防优于治疗” (来源:黑龙江日报)转自:黑龙江日报 随着我省进入持续高温的“三伏天”,部分中老年人及慢性病...
地头变课堂面对面传授技术 (来源:黑龙江日报)转自:黑龙江日报 为进一步提高田间管理水平,北大荒农业股份青龙山分公司在...
中国长城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黑... (来源:黑龙江日报)转自:黑龙江日报 债务企业名称:龙江县福山永杂粮市场有限责任公司 ...
首都机场临空区上半年营收超17...   本报记者 孟紫薇 通讯员 张凯欣  规模以上企业达562家,同比增长10.4%;营业收入1737...
旅途添新意 北京火车站成“会客... (来源:千龙网)候车旅客在北京站二层第八候车室南端弧形落地窗前休息今年暑运已过半,不少来京的细心旅客...
什么怪物让民主党议员集体“跑路...   距2026年11月美国国会中期选举尚有一年多时间,共和、民主两党均已盯上了“选区重新划分”这一“...
夏日送清凉 用关怀抵御高温“烤... (来源:天津日报)转自:天津日报  近日,驻津央企中国铁建大桥局上海G15公路项目部组织开展“夏日送...
标准化引领高质量发展   ■ 韩 昱  如果说标准是科学技术和实践经验的总结,那么标准化就是推动经济社会进步的关键力量。这...
又见银行理财子公司参与IPO网...   本报记者 熊 悦  继光大理财后,第二家参与首次公开发行股票(IPO)网下打新的银行理财子公司浮...
消息人士称特朗普计划最早下周与... 当地时间8月6日,据《纽约时报》报道,两位知情人士透露,美国总统特朗普告知欧洲领导人,他计划最早于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