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杜雪琴
烈日炙烤,热浪席卷。
我省各地用电负荷持续攀升,迎峰度夏能源保供步入关键期。甘肃电投集团迅速启动迎峰度夏能源保供行动,统筹协调资源,全力做好迎峰度夏电力保供各项工作,确保机组在夏季负荷高峰期“发得出、带得满”。
设备可靠是电力稳发满供的生命线。
连日来,甘肃电投集团各企业集中精锐力量对设备展开了一场深度“体检”,全面打响迎峰保供攻坚战。
企业在常乐、张掖、金昌、武威等地装机667万千瓦的12台火电机组全面加强运维管理,大幅增加高温期间、高负荷时段重点区域的巡检频次与深度。通过实时开展运行参数分析,不断优化机组运行方式,提升机组负荷快速响应和顶峰发电能力,确保机组应发尽发、稳发满发。
企业所属4家水电企业总装机179万千瓦的24个水电项目,充分利用流域水资源,科学制定水库调度方案。根据气象预报和来水情况,精准调控水库水位,在保障防洪安全的前提下,最大限度提高水能利用率。同时,强化设备巡检维护力度,对水轮机、发电机等关键设备进行重点监测,及时排除故障隐患,确保机组在高温高负荷工况下高效运行。
针对夏季雷雨、高温等恶劣天气,企业所属27个风电、光伏、储能等新能源项目提前做好防护措施,加装防雷装置、加强设备散热,确保新能源发电设备安全稳定运行。
机组“口粮”是保障迎峰度夏期间能源供应的头等大事。
为确保机组安全稳定运行,甘肃电投集团坚持每天跟踪各火电企业燃煤库存变化,有效统筹煤炭、电力两个市场。各企业通过及时调整电煤采购节奏,优化运输组织方案,科学规划运输计划,合理调配车辆和运力,确保煤炭“进得来、运得快、用得上”。
紧盯运行维护、电煤接卸、采制样、化验等重要环节,甘肃电投集团实施轨迹化管理,建立多元化煤源渠道,与多家煤矿签订长期供货协议,确保燃煤库存充足,目前4个火电企业燃料库存180余万吨。
突发情况考验应急处置能力。
甘肃电投集团不断完善应急预案,强化实战演练,提升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各发电企业相继制定了详细的机组故障应急抢修预案,组建专业抢修队伍,定期开展机组跳闸、辅机故障等应急演练,确保一旦发生故障,能够在最短时间内恢复机组运行。
针对汛期可能出现的洪水、泥石流等自然灾害,4家水电企业制定专项应急预案,联合气象、水利部门建立预警联动机制,采取24小时值班值守和领导带班制度,形成各司其职、紧密配合的工作格局,确保防汛指令畅通无阻,防汛责任“不悬空”。
新能源公司针对极端天气对发电设备的影响,建立快速抢修机制,确保在设备出现故障时能够及时响应、快速修复。
自6月进入迎峰度夏保供期以来,截至7月22日,甘肃电投集团已累计发电50.96亿千瓦时,所属各发电企业全力保障2400余台机组的安全稳定运行,保障迎峰度夏期间能源安全稳定供应。
上一篇:“浙BA”赛事的 “衢州现象”
下一篇:伊春 擦亮“冰壶之乡”城市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