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早产是什么
在怀孕28~37周(196~258天)发生的分娩称为早产,在此期间出生的体重1000~2499克、身体各器官未发育成熟的新生儿称为早产儿。早产儿因器官功能未成熟,易面临呼吸窘迫综合征、颅内出血、感染等风险,需特殊监护。
二、导致早产的原因
1.异常状况:子宫畸形、宫颈内口松弛导致子宫颈无力支撑胎儿和胎盘的重量,以及子宫肌瘤、胎盘功能不全、前置胎盘或胎盘早剥、羊水过多或过少、胎位异常、胎膜早破等状况可导致早产,需要尽早检查和治疗。
2.疲劳和压力:孕妇长时间站立、提重物或长途旅行后身体疲劳,会有早产的危险。睡眠不足和心理压力过大也可能会导致早产。
3.合并急性或慢性疾病:患有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肺结核、病毒性肺炎、病毒性肝炎、急性肾小球肾炎或肾盂肾炎、急性阑尾炎、高热、风疹等疾病的孕妇,妊娠后期早产的风险比较高;严重贫血的孕妇由于组织缺氧,子宫、胎盘供氧不足,也可能发生早产;高龄(>35岁)或低龄(<17岁)孕妇、有早产史者风险更高;营养不良(缺乏维生素E、锌)及贫血会削弱子宫供氧能力,孕妇营养不良,特别是蛋白质不足及维生素E、叶酸缺乏,也是导致早产的原因之一。
4.宫内感染:孕妇感染流行性感冒病毒或宠物身上的寄生虫,会通过宫颈或胎盘传染给胎儿,导致胎膜早破或子宫收缩,这时候早产的危险性高。
5.多胎妊娠或怀有巨大儿:多胎妊娠或怀有巨大儿的孕妇肚子非常大,胎膜容易因为无法承受压力而破裂,妊娠末期要特别小心,保证安全。
6.生活习惯:妊娠后期频繁的性生活易引起胎膜早破,是导致早产的较常见原因之一。早产与孕妇吸烟和过度饮酒也密切相关。
三、熟知早产五大征兆
1.周期性腹部紧绷和腹痛。早产除分娩时间早外,其他表现与正常分娩基本相同,妊娠8个月以后腹部频繁出现紧绷感,像石头或球一样硬硬的,有反复而规则的疼痛可以看成早产的征兆,要先安定下来后及时就医。
2.出血。出血对孕妇来说是危险的信号,不管是在什么时候发生,也不管量多量少。因为可能会感染,所以不要冲洗阴道,需垫上护垫尽快到医院就诊。
3.流羊水。阴道少量渗出或流出清澈透明的水样液体时,可能是出现了胎膜早破,随后会开始阵痛。所以垫上护垫后应立即就医,就算医院很近也要坐车去,躺在车里并抬高臀部,尽量不要活动腹部。
4.痛经似的疼痛。感觉子宫口正在打开或腹部的膨胀略与平时不同时,有早产的可能,要在腹部疼痛时尽快就医。
5.胎动突然减少或感觉不到。胎动突然减少或长时间感觉不到胎动,剧烈运动后突然停止胎动,或胎动减少伴严重腹部疼痛时,要立即就医。
四、早产的应对方法
1.一旦出现早产征兆,先放松心情(如深呼吸、听音乐)、卧床休息(最好左侧卧位)并观察,补充水分,及时打电话联系医院进行咨询。
2.避免站立,平躺垫高臀部,减少羊水流失,若有见红及胎膜早破现象,应立刻就医。
3.若稍作休息仍没有改善,应立刻就医,以便及早接受更完善的检查、治疗,缓解早产危机。
五、有效预防早产的方法
1.注意保暖。孕妇若不注意保暖,血液循环不畅,对胎儿是不利的。夏天的时候,孕妇待在空调房内时要穿长袖上衣和袜子,在房间里走动时或者在厨房干活时要注意防摔倒。
2.减少性生活。有早产征兆的孕妇最好在妊娠后期避免性生活,即便进行性生活也要使用安全套,不要选择会压迫腹部的体位,禁止刺激乳头。
3.营养管理。补充蛋白质(鱼、蛋)、叶酸(菠菜)和Omega-3(深海鱼),降低炎症反应。
4.感染预防。定期筛查阴道炎、尿路感染,避免接触宠物。
5.心理调适。冥想、孕期瑜伽可缓解压力。
6.注意预防便秘和腹泻。便秘时用力会刺激子宫收缩,易导致早产。腹泻严重时也会在排便时刺激子宫导致早产,需多加注意。
7.妊娠8个月以后不要用束缚带。使用束腹带会妨碍血液循环,使肢体发凉,导致子宫收缩,所以妊娠后期不要使用束缚带或穿紧身的衣服。
8.不要让体重增长过快。体重增长过快容易诱发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使胎盘的功能退化,胎儿无法很好地吸收氧气和营养,早产的概率高,早期破水的概率也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