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新华日报)
“小圆红马甲”是谁?
广场舞的音乐声里,他们提着矿泉水走来,为汗流浃背的舞者递上清凉;独居老人的屋檐下,他们拿出理发工具,在义剪活动中变身贴心理发师;行动不便的老人家中,他们带着设备上门,一步步走遍全县223个行政村,只为帮老人激活社保卡……
“小圆红马甲”不是某一个人,而是泗阳农商行193名基层网点与机关部室员工组建的37支“小圆服务队”,其中35岁以下的青年员工占121人,是这支队伍里最鲜活的力量。
“小圆红马甲”能做些啥?
“可上门办理贷款签约、社保卡换卡、密码重置,能兑换残损币、宣讲金融知识,还会组织义诊、帮忙打扫卫生……”泗阳农商行党委委员、副行长龚雪细数着服务队的日常。在这座110万人口的小县城里,仍有金融服务难以触达的角落。国家倡导普惠金融的春风下,泗阳农商行深耕厅堂服务创新,“小圆服务队”便在这样的实践中悄然生长,成为普惠金融落地的鲜活注脚。
滨河支行运营主管杨小停作为服务队成员,多次组织大家开展夜市摆摊。“现在诈骗手段太多了,能多提醒一个人,就少一分损失。”她总这样说。
夜晚的市民广场,石凳旁的服务队成员杨小停半蹲着,膝盖上的笔记本画满反诈漫画。“大爷您看,说‘交一万每月返两千’的电话,哪有这种好事?这是盯着咱养老钱的‘软刀子’呢!”她指着本地真实案例,把“陌生链接别点”“高息理财别碰”的道理,融进李大爷听得懂的家常话里。
临河支行大堂经理史云兰也是服务队的一员,常到街道集市为商户讲解人民币识假知识、兑换小面额零钱。
“王阿姨您摸这儿,真币具有明显的凹凸感,而假币摸起来滑溜溜的,跟打印纸没啥两样。”卖西瓜的摊位前,服务队成员史云兰举着真币对着阳光,教王大妈“搓、听、看”三招辨假币,“您记着,收到可疑钞票别慌,咱服务队电话就印在联络卡上,随叫随到!”王大妈捏着服务队送的验钞小手电,脸上乐开了花。“这下收摊再也不用提心吊胆,你们泗阳农商行的人,真是咱老百姓的知心人!”
泗阳农商行“小圆服务队”自成立以来,已累计开展1000余次志愿服务活动,用心打造“安心、舒心、暖心”的金融服务生态体系。“红马甲”的足迹遍布城市的每个角落:他们用脚步丈量民生温度,用真心搭建沟通桥梁,用专业守护财富微光。每一份金融关怀,都如春雨般精准滴灌进百姓的“好日子”里。
“让自己成为一束光,温暖身边每一个人,也照亮自己的青春。”——这,便是“小圆红马甲”们最动人的注脚。
刘耀武
上一篇:泥潭挣扎,但成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