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光明日报)
转自:光明日报
【一线讲述】
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是基层治理的重要平台载体,它可以有效地把解决纠纷的资源整合起来,实现“一站式”化解,让群众不用多头跑、上下跑。
作为一名基层综治中心负责人,我深知,聚焦镇域特色产业需求,综治工作才能成为发展的坚实后盾。苏桥镇素有“罗汉果小镇”之名,全镇大力发展罗汉果深加工产业,目前已集聚12家龙头企业。综治中心在服务企业过程中,充分释放了规范化建设效能。
去年采收季,一家罗汉果浓缩汁企业因订单激增,急需扩招100名工人,却遭周边村民反对。村民不了解生产流程,担心环境污染。我们立即启动“政企民连心桥”机制:联合环保部门携带检测报告进村释疑,劳动保障组举办专场招聘会解读用工政策,企业服务专班对接职校开展定向培训。两周内,我们不仅解决了用工难题,还促成企业与村庄签订原料收购协议,实现了双赢。企业负责人感慨:“综治中心的一站式服务,让我们发展更顺畅了!”
我们打造“罗汉果调解室”特色品牌。今年初,两家罗汉果苷提取企业因专利纠纷产生恶意竞争苗头。网格员上报后,我们邀请高校团队解读法规,同时请种植大户从行业发展角度劝解。经三天协商,双方完成专利授权并决定联合申报行业标准。
为保障产业链安全,我们建立“全周期护航”机制,联合市场监管部门打击违规行为,生产旺季组织多部门安全“体检”,销售季协助企业保护知识产权。今年以来,苏桥镇罗汉果深加工企业投诉率同比下降65%,产值增长32%。
实践中,我们立足本地特色,规范化建设综治中心,以精准服务为罗汉果产业健康发展护航,让这颗“甜蜜果实”结出了更多惠民硕果。
(本报记者周仕兴 本报通讯员尚永江采访整理)
上一篇:暑期严守防线,为未成年人成长护航
下一篇:阿森纳新赛季志在夺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