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最高人民检察院
老李一家世代以耕种为生
位于黑河边的芒果地
是这家人赖以生存的“命根子”
然而,随着当地水电站建设项目的推进
老李家的芒果地被划入了政府征收范围
一场关于土地征收补偿的漫长维权路
就此拉开序幕
……
“检察官您看,政府前后两次作出的实物调查表中的土地面积竟然相差这么大,我家还有两亩芒果地就这么不见了,我父亲到死都没把地寻回来。”2024年1月的一天,小李带着一沓泛黄的材料来到云南省澜沧县检察院12309检察服务大厅,反复诉说着自己父亲的遗愿,向检察机关寻求帮助。接待他的检察官打开材料发现,小李反映的内容和几天前县人大常委会移送过来的一条线索一模一样。
究竟是什么原因让父子两代人苦苦追寻这两亩芒果地的下落?事情还得从十多年前说起……
被征收的芒果地面积“变小了”
澜沧县某乡的老李一家世代以耕种为生,位于黑河边的芒果地是这家人赖以生存的“命根子”。然而,随着当地水电站建设项目的推进,老李家的芒果地被划入了政府征收范围,一场关于土地征收补偿的漫长维权路就此拉开序幕。
自2007年起,澜沧县某乡政府协助县政府开展水电站建设项目征地补偿和移民安置工作。2009年,乡政府先后两次张榜公布老李家被征收的芒果地面积为2.99亩,但老李对此并不认可,认为自家芒果地的实际面积远大于此。他多次向有关部门信访,都未得到令他满意的答复。
2011年,乡政府组织人员对征地面积进行复核,老李家芒果地的复核面积大于原先公布的面积,但乡政府并未张榜公布复核结果,而是仍然按照原先公布的数据认定老李家的芒果地面积为2.99亩。
2013年,老李所在的村民小组决定以调补旱地的方式解决征收户复核的土地面积与实际面积不符的问题。老李家虽然调补到了1亩多旱地,但老李心中的不满并未消散,他坚信自家的芒果地面积不止于此,应该得到更加公正合理的补偿。
两次提起诉讼未能息诉
之后,老李继续通过各种方式寻求解决纠纷的途径。
老李先后对乡政府的信访答复和县政府的征地补偿行为提起行政诉讼,法院以信访答复不属于行政诉讼受案范围为由驳回了老李的起诉。老李并没有灰心丧气,经过整理相关资料,咨询相关人士后,他再次向法院提起诉讼,法院最终确认,县政府在征地分户土地使用权调查登记中的行为违法,并判令县政府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
2016年10月,因一直未获得政府任何补救措施,老李向法院申请执行生效判决。法院执行局认为,老李已经通过所在的村民小组调补到土地,就等于县政府已经采取了相应的补救措施,随即裁定终结执行。
即便法院终结执行,但老李始终对征地面积的认定存在异议,因通过法律途径解决问题未能实现,本应领取的6.5万余元征收补偿款老李也迟迟不愿自行领取。常年的维权经历让老李身心疲惫,本来就有病在身的他病情日益加重,他最终也没有等到所盼望的结果。离世前,老李反复嘱托儿子小李,一定要讨回这个公道。
儿子为完成父亲遗愿继续维权
老李去世后,小李选择继续信访维权。他多次奔波于各个部门之间,收集证据、提交材料,但始终未能得到满意的答复。
2023年底,澜沧县人大常委会向该县检察院移交了该案线索。2024年1月,小李向澜沧县检察院申请监督,这起历经坎坷的纠纷迎来了转机。
原来,早在2017年8月,澜沧县人大常委会收到老李一家反映水电站库区建设项目征用其土地,但所丈量和公布的面积与实际情况不符的信访材料。县人大常委会及时将线索转交该县政府办理,但直至2023年12月,老李一家的实际诉求仍未得到解决,县人大常委会便将线索移交给该县检察院。几乎在同一时间内,小李也向澜沧县检察院提出监督申请,请求检察机关依法维护其合法权益。
受理该案后,面对时间跨度大、争议周期长、行政机关人员更替等诸多办案困境,澜沧县检察院第一时间成立了以该院检察长为组长、行政检察官为成员的办案组。
办案组对案件全面审查后认为,法院的行政判决并无不当,小李提出的监督申请不符合提出再审检察建议或提请抗诉的条件。此外,通过深入实地调查核实,办案组发现,乡政府在进行土地面积丈量时确实存在过错,误将老李的2亩芒果地登记到了他人名下,而该情况就连老李父子也全然不知。
事情发生在15年前,案件经过了审判和执行程序后老李一家的实际诉求并没能得到妥善解决。于是,检察机关积极会同相关部门开展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工作。检察机关一方面针对查实的违法情形依法向政府提出检察建议,督促其依法行政,规范行政行为,妥善化解矛盾纠纷;另一方面,积极组织乡政府、移民管理部门、当事人等各方召开座谈会,推动小李与乡政府面对面交流、零距离沟通,消除分歧。
“有些基层一线工作人员能力素质有限,责任心不强,给群众利益造成了损害,我们深表歉意。”座谈会上,听完小李详细陈述自己和已故父亲的诉求和维权经历后,乡政府代表承认了原工作人员存在工作失误,并表示愿意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
15年的征地纠纷终化解
经过多轮沟通协商,双方终于在检察机关的见证下握手言和,达成了和解,签订了《土地征收补偿协议》与《和解协议》。小李领取了土地征收补偿款,并就2亩芒果地的争议问题接受了乡政府给予的2万余元补偿款。同时,小李自愿撤回了相关信访、申诉材料,并向检察机关出具了《息诉罢访承诺书》。
至此,澜沧县检察院通过引导当事人与乡政府平等对话、协商,精准回应诉求,成功解决了李家父子与乡政府之间的土地征收补偿纠纷,既有效化解了延续两代人长达15年的心结,让他们感受到了司法的公正与温暖,又促进政府部门依法行政,促成案结事了政和,有效提升了人民群众的司法获得感。
“在办理本案过程中,我们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高质效履行法律监督职责,通过深入实地调查取证、细致查阅资料、听取各方意见,查明了案件事实,在综合研判全案证据的基础上使问题得到客观、公平、公正处理。”澜沧县检察院检察长甘国华说,下一步,该院将继续努力践行“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的基本价值追求,在检察履职办案中实现政治效果、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为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发挥更大的作用。
来源:检察日报·政和周刊作者:刘呈军 刀凤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