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江南晚报
车顶的激光测控器如“智慧听诊器”精准捕捉路面的细微病害,车头的摄像头则似“电子眼”实时观测前方路况……昨天(7月22日)下午,在锡山区胶阳中路上,一辆外观独特的农村公路自动化检测车打着双闪,正有序作业。车轮经过的每一寸路面的情况,都化作精准的数据,存入了“公路医生”的“大脑”,从细小裂缝到道路车辙,公路病害无处遁形。
“传统的人工测量方式成本高,且高温下人工作业容易疲劳,测量准确度也会有所下降,机器则能始终保持精准。” 工作人员说,以往,他们需要下车测量,如今有了智能检测车,只需在车内通过屏幕查看智能设备实时检测到的情况。
农村公路作为乡村振兴的“毛细血管”,其路况好坏直接关系到群众出行与经济发展。目前,锡山区已全面启动2025年农村公路自动化检测,通过引入农村公路自动化检测系统,为农路开展全方位体检,为乡村振兴铺设一条条带有科技护盾的康庄大道。
“智能检测车搭载了高精度传感器,检测速度可达每小时40公里,大幅缩短人工作业时间,是为农村公路量身定制的‘全自动健康扫描仪’。”锡山区公路事业发展中心农路科相关负责人介绍,以胶阳中路为例,全程近20公里,人工检测要停车、拍照、测量,全过程耗时1个半小时左右,而使用自动化检测车,40分钟左右就能搞定,大大提升了检测效率。“经自动化检测发现,胶阳中路存在轻微路面裂缝、标线磨损等路面病害,后续将通知养护部门及时进行裂缝修补并重新漆划标线,提升路面通行质量。”该负责人说。
除了效率提升,在病害检测方面,全自动检测设备更是“细而全”。“人力测病害、坑洞等肉眼可识别的路况没问题,但难以精准地测量路面平整度等细节。”现场负责测量的工作人员介绍,系统采用多光谱成像技术,可智能识别包括横向裂缝、网状裂缝、车辙等多种路面病害,还能连续、准确地记录路面平整度情况,能识别肉眼难辨的微小差别。后台的公路健康评估系统还能为道路养护“开处方”,结合路面病害分布、检测数据等,自动输出各项检测指标评分情况,助力农路科学养护。
“农村公路自动化检测系统正以‘效率提速、精度跃升、决策升级’的三重突破,推动农村公路管养从被动应对转向主动防控。”锡山区公路事业发展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锡山区有700多公里农村公路,目前,95%以上都能进行全自动化检测,未来将依托智能化检测手段,建立“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长效管养机制。(陈钰洁/文、摄)
下一篇:小心“育儿焦虑”营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