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许创业 马玮珣)近日,从广东省深圳市市场监管局获悉,在当前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向纵深推进、深莞惠数字一体化协同发展加速落地的重要时期,深圳与广东惠州正式实现电子印章跨区域互信互认。
深圳某智能制造企业与惠州供应链企业的合作案例显示,以往签署供应链协议需3天,如今通过电子印章平台10分钟内即可完成,签署周期显著缩短,物流成本大幅降低。这一创新实践以数字赋能的方式有效破解跨区域经营的痛点,为大湾区数字化、智慧化发展提供了样本。
近年来,随着《深莞惠数字一体化协同发展战略合作协议》深入实施,深惠两地企业间的产业协作日益紧密。然而,传统纸质印章的物理局限长期影响商业活动效率。惠州某电子企业负责人表示:“过去与深圳客户签订供货合同,仅快递往返就需要3天,紧急订单只能派专人跨城送件。”这种“人在跑、章在飞”的困境,一直是区域协同发展中的堵点。
深圳市标准技术研究院在深圳市市场监管局、深圳市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的指导下,与惠州市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组建攻坚团队,历时半年开展高强度联调测试,成功攻克“数据接口不兼容、验签算法不互通”等技术壁垒,最终实现了技术标准的统一。目前,深惠两地企业可通过本地电子印章平台,在线完成合同签署。
这场跨城的“数字握手”,是城市群数字化协同的生动缩影。此前,深圳市已与北京、上海、中山、香港、赣州等地实现电子印章、电子签名证书互信互认,极大便利了本地和互信互认城市企业的商业往来和合同签订,提升了企业的办公效率和管理水平。
“深惠电子印章互信互认机制通过构建‘标准统一、应用协同、安全可控’的数字生态,正为大湾区高质量发展输出解决方案,后续还将进一步推进电子印章在大湾区全域覆盖。”深圳市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说。
上一篇:立足茶产业特色 探索全链条提升
下一篇:北京地铁“时光列车”再启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