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长安街知事
经过一系列政治角力,美国总统特朗普日前签署了《指导与建立美国稳定币国家创新法案》(又称《天才法案》),标志着这个全球最大经济体正式将数字资产纳入国家战略框架。在稳定币前景不明的背景下,美国激进的做法引发全球的担忧与质疑。
迫在眉睫的美债危机,是《天才法案》急于推出的核心动因。所谓稳定币创新,不过是美元霸权体系在技术革命冲击下的应激反应。这位曾怒斥加密货币为“骗局”的总统,如今却将泰达币(USDT)等美元稳定币奉为“美元霸权的助推器”,政策急转弯折射出美国对失去全球货币秩序主导权的深度焦虑。
首先,美国试图开辟美债“第二战场”。此次通过的稳定币法案,核心在于强制要求稳定币发行方以1:1比例锚定美元资产,其本质是构建“数字美元殖民体系”的制度框架。这些披着区块链外衣的数字代币,与美元直接挂钩,实质成为美国国债的“影子买家”——“泰达币”今年第一季度财报显示,其持有的美债规模近1200亿美元,超过德国等国家持有的美债金额。这使得稳定币被戏称为“影子美联储”。“全球财务官”网站分析,少数几家加密货币发行商集中持有大量美债,将引入新的系统性风险,如“稳定币挤兑”,这可能引发美债的紧急抛售并引发市场波动。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宣称“这是多方共赢方案”,却掩不住美元信用崩塌的真相:当主权货币需靠私营代币续命,恰是霸权衰亡的征兆。
其次,美国希望重构全球支付体系话语权。稳定币法案宣称要“维护国际金融秩序”,但其本质是建立数字时代的金融殖民体系。法案明文规定稳定币可用于跨境支付、工资发放甚至能源贸易结算,其目标直指我国CIPS系统与欧盟INSTEX机制等。同时,美国财政部要求稳定币必须使用美联储批准的智能合约,这种“技术新冷战”思维也引发各方强烈反对。国际清算银行就警告:“自下而上的美元化”将剥夺各国货币政策自主权与独立性,加剧货币替代风险。
尽管法案宣称要“巩固美元主导地位”,但其错乱逻辑决定了这不过是一厢情愿。特朗普政府幻想用19世纪“关税高墙”搭配21世纪“链上美元”重振霸权,却不知二者本质相斥。强制稳定币锚定美债,恰似给垂危病人注射强心剂:短期或可提振美债需求,但长期将加剧全球对美元体系的疏离。1971年时任美国财长康纳利面对美元危机时傲慢宣称“美元是我们的货币,你们的问题。”半个世纪后,特朗普试图用稳定币重复这套掠夺逻辑,却不知世界早已觉醒。欧盟推进数字欧元对抗美元渗透,金砖国家加速本币结算——美元霸权正在被自己的“金融创新”反噬。
这场“数字美元革命”看似雄心勃勃、十分新潮,殊不知,喧嚣的资本迷雾背后,不过是一个早已破碎的霸权旧梦。历史车轮滚滚向前,逆全球化之举终将徒劳,美元霸权的终结不是某个政策的失败,而是全球合作共赢的必然选择——在这个新时代,真正的强者不是迷恋霸权的国家,而是制定规则、凝聚共识的文明力量。
作者:赵骁 外交学院亚洲研究所
下一篇:以旧换新带动家电销售一亿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