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致贫底线
创始人
2025-07-23 06:32:15
0

转自:贵州日报

李华红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积极发展乡村富民产业,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壮大县域经济,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致贫底线。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是贵州必须抓好的重大政治任务、底线任务。当前正值“十四五”规划收官、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五年过渡期的最后一年,贵州一方面要确保过渡期目标任务如期完成,另一方面亟须构建多维度防返贫帮扶机制,以实现向常态化帮扶的平稳过渡与无缝衔接。

发展特色产业,夯实长效增收根基。整体来看,脱贫地区的产业发展尤其是特色产业还比较脆弱,带富能力也不足,必须立足特色资源,瞄准市场需求,做好“土特产”文章,加快产业链、数字链、价值链的三链重构,探索更长效的产业发展模式、更可持续的富民实践路径。首先,推动产业链深度整合。只有高效整合种植业、养殖业、农产品加工业以及产品的生产、销售环节,才能形成一个完整的产业链,从而将农民从“靠天吃饭”的个体户转型为产业链上的“技术股东”。而当分散的农户被纳入现代化产业链、并最终形成“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共同体时,“土特产”将从“靠天吃饭”转向“靠链致富”。其次,数字化转型是特色产业突围的关键。当区块链、物联网、直播电商等深度嵌入,“土特产”便能突破地域限制,在数字经济浪潮中抢占价值链高地。再次,打造乡土特色品牌是提升竞争力的有力武器。实践证明,当“土特产”被注入文化基因,便能成为承载乡愁记忆、激活在地文化的价值载体,不仅能够提升溢价空间,更能通过文化认同构建消费黏性,使特色产业具备较强的抗周期能力。最后,大力发展特色产业既需市场无形之手,也离不开政府有形之手合力助推。当政策红利与市场动能叠加,特色产业才能真正成为防返贫的根基——一方面让小农户衔接大市场,使“土特产”跳出“增产不增收”陷阱;另一方面共振产业链、数字链、价值链,这是脱贫地区抵御风险、实现长效发展的“压舱石”。

加强教育培训,增强农民自我发展能力。实践证明,农民的能力培养、技能升级在任何时候都不是选修课,而是端稳“技能铁饭碗”的必修课。只有当农民熟练掌握智能农机操作、电商运营、智慧农业等新技能,传统农业的体力活才能升级为技术活,最终实现技能自主性与职业发展自主权的双重跃进,同时乡村振兴也才有永不撤离的“人才军团”。在这个过程中,教育培训无疑是最关键的一招。一方面要供需适配,按照“产业需要什么,培训就教什么”的方式精准培训农民,让其能力提升与市场需求同频共振,避免“学无所用”的资源错配;另一方面要长效赋能,即短训班、长期班、普修班、提升班等灵活安排,形成一种长效的学习教育生态。

筑牢制度防线,完善社会治理体系。防返贫绝非“毕其功于一役”的阶段性任务,而是伴随乡村振兴全过程的持久战,这就需要我们树立系统化、制度化思维,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装上多重“安全阀”。首先,完善就业创业扶持制度。短期内要延续支持扶贫车间的优惠政策、更多地开发乡村公益性岗位、实施“雨露计划+”就业促进行动等,长期看是要通过打造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以促就业创业。其次,完善财政金融支持政策。要进一步延续脱贫人口小额信贷贴息、扶贫资产收益合理分配等政策,尤其是要围绕融资难、融资贵等突出问题出台更有效度的金融支持政策等。再次,建立多级联动责任机制。一方面要将监测对象或低收入人口的就业帮扶、产业帮扶等责任分解至具体部门,并实行常态化的调度协调;另一方面建立“监测准确率—帮扶覆盖率—风险消除率”三维评估指标,将防返贫成效纳入地方政府考核体系,并强化考核结果运用。最后,针对重点区域实施更大倾斜政策。如可对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实施“补短板促发展”专项计划,以彻底消除返贫风险。

共筑民生防线,织密社会保障安全网。在防返贫的过程中,除了要用政策激活农民主体性、赋能农民生计外,还要筑牢医疗、住房、教育等民生底线,将其转化为低收入农民可持续发展的跳板。首先,强化医疗救助兜底保障。推行“一站式”医疗结算系统,实现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三重保障无缝衔接。其次,扎实做好住房和饮水安全保障。建立农房安全动态监测机制,对危房实施“发现一户改造一户”清零政策;在饮水安全领域推行“建管用”一体化机制,通过智能水务系统解决季节性缺水问题。最后,强化教育兜底保障。教育兜底不仅要保障脱贫户家庭或低收入家庭子女更好地入学就读,更重要的是要赋予脱贫家庭子女脱离贫困的能力。当教育从“发补贴保入学”升级为“强技能促就业”,才能切断“父母打工、子女辍学、隔代返贫”的恶性循环,让教育真正成为代际脱贫的永久性防火墙。

激活内生动力,变“等靠要”为“自己造”。通过文化赋能重塑价值认同,才能从根本上阻断返贫风险的隐性蔓延。一方面,要创新乡村治理模式,涵育文明乡风。如可通过乡土艺术传播勤劳致富理念,通过“文明积分超市”兑出文明新风尚等。某种程度上,只有建立高效的“文化浸润+物质激励”双轨机制,将防返贫纳入乡风文明建设体系,才能有效遏制“因懒返贫”的苗头。另一方面,要大力发展非遗。一些脱贫地区很大程度上还保留着世代相传的生活方式,如苗绣既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带动当地群众增收的“指尖经济”。当我们把非遗技艺转化为“生产力”、文化认同转化为经济收益时,村民才能切身体会到“老技艺不是包袱,而是金饭碗”,这样在文化自信中就催生了农民的一种进取精神、进取意识,并真正重拾其发展主动权。

完善大数据监测系统,让预警跑在返贫前。要在省域范围内开发和运用好智慧防返贫监测预警系统,打破省市县三级数据壁垒,真正将医疗、教育、民政等民生数据汇成相关的“信息流”,并依托智能算法对农户医疗支出、教育负担等关键指标划定预警阈值,切实织就一张实时扫描返贫风险的“天网”。这不仅是技术工具,更是治理思维的革新,它以大数据织网、AI把脉、多级联动的方式,实现了让“数据跑腿”替代“群众跑腿”、以“算法预警”补位“人力盲区”、变“事后救火”为“事前拆弹”,真正让预警跑在返贫前,从一种理念转化为长效化运行机制。

(作者为贵州省社会科学院城市经济研究所所长、研究员。本文系省哲社规划重点课题〔22GZZD05〕阶段性成果)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2026 款奔腾小马上市:全系...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来源:IT之家)I...
07月27日19时, 昆明晚高... 昆明信息港讯 机器人小明 07月27日19时,昆明晚高峰交通呈现交通拥堵,人民中路从东风西路到北京路...
海河流域潮白河永定河上游发生暴... 据中国水利消息,7月23日以来,海河流域潮白河、永定河上游持续降雨。受降雨影响,永定河支流饮马河、南...
从探展到开放麦,知乎将AI专业... (来源:上观新闻)7月26日,全球人工智能领域的年度盛会——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 20...
200余枚玺印文华殿串讲中轴故... 转自:北京日报客户端北京中轴线申遗成功一周年之际,“世界文化遗产北京中轴线——印记北京中轴线大众篆刻...
老铺黄金:预计上半年收入同比增... 格隆汇7月27日|老铺黄金(6181.HK)港交所公告,预计2025年上半年实现销售业绩(含税收入)...
日本一核电站发生“极不寻常”事... 转自:扬子晚报3架飞行器闯入日本一核电站日本核监管机构27日说,3架据信为无人机的飞行器26日闯入位...
金山办公发布原生Office智... 转自:证券时报人民财讯7月27日电,7月27日下午,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金山办公发布了WPS AI ...
高温!高湿!未来一周将持续→ 转自:西安发布今天白天我市晴间多云城区气温29.1℃~38.5℃(方新气象观测站)16时西安市气温实...
Rokid创始人祝铭明:Rok... 转自:财联社【Rokid创始人祝铭明:Rokid Glasses销量已达30万台 下半年将上线打车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