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诤竞中求真知——关于“昆仑石刻”学术争鸣思考之二
创始人
2025-07-23 03:52:55
0

  【学术争鸣】

  光明日报评论员

  赜然天下之理,争鸣愈繁盛,学术愈昌隆,文明愈发展。这一点,历史一次又一次给出了明证!

  晖光日新,今天教育勃兴,知识普及、传播手段多样,学术,再也不是学界、学人的专利,大众关心学术,诤竞勾探,已是寻常。

  6月8日,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仝涛文章甫一见报,考古学家、历史学家、地理学家、古文字学家、生物学家、书法家、篆刻家等等,辩石刻真伪、考年代古今、论书体流变、举昆仑文献、析地质特征,真可谓群贤毕集、洞见纷呈。

  在“人人都有麦克风”的传播新时代,石刻高清照片、高原风物风貌、各界人士见解、相关文献佐证纷沓而来;微博、微信、客户端、短视频平台争相发声。社会大众的广泛参与,让史实披露巨细靡遗,让持论推导昭昭在目,让作伪造假无处遁形,让空谈玄论赧颜止步。

  一切都呈现在大众面前,一切都摊开在“放大镜”下,这就要求所有持论者,举证要真实,求证要小心,推导要精准,学养要渊深。

  当然,学术领域广博而繁难。一论出而天下服,很难做到。对某个问题的认知,由于考量视角、探求途径、解读诠释的不同,产生不同的观点,在所难免。加之人们的生活背景、知识结构、学说旨趣的差异,有时候,同一问题,甚至会得出迥然相异的结论。

  就青海“昆仑石刻”而论,波及各种视角、衍生出各种问题、牵涉到众多学科,必然是观点杂糅、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历史文化认知是否洞中肯綮,须经学术探讨的大量印证。正所谓“互相浚发,互相匡正,真理自然日显”。

  学术争鸣如何健康开展?

  一曰公心为要。不管持论者谁,都要秉持公心,发表见解以客观为准绳,辩驳质疑凭史实为依据,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学术观点交流增益、相互切磋、相互学习、取长补短。

  二曰公道为本。任何将非学术因素引入争鸣之举,只能混淆学术问题与非学术问题的界限,其结果,不仅消解学术探讨的深度与广度,也得不出公正的、令人信服的结论。

  三曰公正为基。学术争鸣,绝不是为了互相攻讦,而是要通过深入的探讨、辨析来洞察真相。所以,必须以平等的态度、充分的学理来讨论问题,切忌简单粗暴。言之有理、持之有故,方是正道。

  这次关于青海“昆仑石刻”的争鸣,映射出的是大众对传统文化的珍视,是全社会文化素养普遍提高的体现。公众在争鸣中学习历法推算、文献考据、科技断代等,对全民族文化素养的进一步提高具有积极意义。

  积极健康的学术争鸣,不仅能促进人文社会科学本身的发展与繁荣,还可以带动社会大众以辩证唯物主义的方法,去认知分析学术问题。

  我们希望,“一块石头”激活的学术争鸣,能催生出千万普通人以辩证学术的方法认知历史的文化共情。而这,是中华璀璨文化传承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最最坚实的根基!

  《光明日报》(2025年07月23日 01版)

[ 责编:邢彬 ]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第二届中拉人权圆桌会在巴西圣保... 转自:北京日报客户端当地时间2025年7月25日,由中国人权研究会、中国人民大学、巴西圣保罗州立大学...
上海多方协同在滴水湖畔举行“水... 中新网上海7月26日电 (陈静 顾卓敏)“滴水湖发现2位落水者,请迅速组织人员实施急救……”随着指令...
中国工程院院士郑南宁:一旦AI...   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 2025)于7月26-28日在上海举办。中国工程院院士、人机...
兰州博文科技学院普通本科C段第... 本科批C段第二次征集7月26日20:00至27日10:00物理类354分、历史类392分 以上可填报...
突发!老柬边境爆发激烈交火!泰...   柬埔寨和泰国7月24日开始在边境地区发生冲突,双方互相指责对方违反国际法。当日,已被停职的泰国总...
卡洛斯品尝,巴乔带走,贵视月饼...   今天上午,世界足坛传奇巨星“忧郁王子”罗伯特·巴乔,“巴西重炮”罗伯特·卡洛斯在贵阳接受贵州广播...
四川将新建4条高速公路 总投资... 转自:中国新闻网中新网成都7月25日电  (记者 王鹏)记者25日从四川省交通运输厅获悉,四川4个高...
25司投行vp工资! (来源:金融干货精选)北京网友吐槽,25司投行vp,税前3.6万,奖金几万块。
关于基孔肯雅热病毒!张文宏首次... 2025.07.26本文字数:1054,阅读时长大约2分钟作者 | 第一财经 钱童心针对我国近期南方...
熊猫中心不欢迎饭圈参与大熊猫保... #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发声#【#熊猫中心不欢迎饭圈参与大熊猫保护#】7月25日下午,中国大熊猫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