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运河博物馆集中展出全国338件明星文物
创始人
2025-07-23 00:01:43
0

(来源:北京城市副中心报)

  本报记者 李祺瑶

  游走在殷商大地的“神秘微笑”,拥有独特颜值的“盛酒器搭子”,记录商文明交融的“青铜文化圈”……3000余年前的吉光片羽,穿越历史长河,在北京大运河博物馆(首都博物馆东馆)重焕光彩。

  随着一批明星文物进京“出差”,“看·见殷商”展览上新,热度持续攀升。青铜器上精美的纹饰、玉器中暗藏的匠心巧思,无不诉说着殷商文明的辉煌与厚重。全国28家文博单位的338件(套)文物齐聚,带领观众在展厅中“漫游”多地,破译殷商时代的文化密码,感受多元文化交融的璀璨生活图景。

  观展亮点

  双面铜人像首秀

  今天,从江西省远道而来的双面铜人像,以“出差”文物的身份现身京城,登陆“运河之舟”。

  细看这件铜像,大鼻子、高颧骨、招风耳,头上两根“天线”,辨识度满分。它长得有点“魔性”——眼窝下凹,眼球圆凸,眼睛瞪得像铜铃;咧着嘴大笑,露出八颗牙,妥妥的“标准微笑”。

  这件文物1986年出土于江西新干大洋洲遗址,是现存唯一的双面青铜头像。它的头顶两侧各有一角,角端外卷饰有阴线卷云纹,正中有一圆管,与神面下部的方銎(qióng)相通。上管下銎,顶上圆管可插羽冠,下部方銎能装木柄,这样的造型设计推测与古人“天圆地方”的理念相通,寓意神人贯通天地之功能。专家介绍,此像中空扁体,双面神人首对称,半人半神,神情诡异威严,与通行于人神之间的巫师身份符合,是新干青铜器象生型器物中的典型代表。

  此次是双面铜人像进京首秀,将展出至8月31日。展厅里,它与正在展出的“远亲”——山东青州苏埠屯遗址出土的青铜车軏(yuè)相聚,邀观众探寻“游走的神面”的秘密。

  軏是马车上车辕和车衡之间的连接件。这件青铜车軏呈盔形,器身饰有瘦长的人面,称得上是双面铜人像的“缩小版”——仔细看,这张“脸”浓眉圆目,高鼻梁、蒜头鼻、招风耳,龇着牙,头上有一对折线形的“犄角”。

  文物旁边的展板上,图文并茂地展示了游走在殷商大地的“神秘微笑”。湖南出土的夔(kuí)神鼓上也发现了相似造型的神面,铜鼓顶端有一对凤鸟,底下有四足,两面都贴有鳄鱼皮,鼓身器壁的厚度仅3至5毫米。这件文物与湖北省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崇阳铜鼓属于兄弟孤品,全球仅存两件,现藏于日本泉屋博古馆。

  国宝级文物“盛酒器搭子”“套娃式”出土

  还有一些“出差”文物已经到岗。其中,湖南省的一对国宝级文物——兽面纹扁体筒形青铜觥、兽面纹青铜贯耳壶亮相,将展出至10月12日。

  这对“盛酒器搭子”在2021年出土于湖南省汨罗市屈子祠镇双楚村,收藏在汨罗市考古研究和文物保护中心。其中,兽面纹扁体筒形青铜觥以独特的“颜值”著称,商代工匠们还在它身上“画”满了图案,每一笔都是3000年前的“潮流设计”:器身呈扁圆形,直口、深腹、平底、高圆足,通体以云雷纹为底纹,上腹两侧装饰有羊角牺兽,腹部和圈足的主要纹饰是兽面纹,侧面附有龙形鋬(pàn)。最吸睛的是它的“C”形扉棱装饰,线条流畅,还有鋬手外侧栩栩如生的鱼纹和蝉纹,仿佛诉说着3000余年前洞庭湖畔的故事。

  这件青铜觥通高67厘米、通宽41厘米,体量硕大,堪称“国之重器”,为国家一级(甲)文物。其独特造型为中国考古史上首次发现,填补了商代青铜觥形器的类型空白。它不仅工艺精湛,更藏着一个有趣的秘密——出土时,它的肚子里还“躺”着一件兽面纹青铜贯耳壶。它俩“套娃式”出土,为成套组合礼器。

  兽面纹青铜贯耳壶虽然个头比“兄弟”小一圈,但“颜值”一点不输:整体呈扁圆形,器身表面满布高浮雕兽面纹饰。铜壶的设计独具匠心,纹饰采用三层浮雕技法,主纹为典型商代晚期分解式兽面纹,地纹为细密云雷纹,细节尽显古代匠人的巧思与智慧。专家鉴定,这件文物的铸造工艺具有典型中原商文化特征,但其器型组合关系在湖南地区属首次发现,展现了湘楚文化的独特魅力。青铜觥、壶的器物组合,为探讨商文化南渐路径提供了实物依据,铸造工艺水平折射出中原与南方青铜文明技术的深度交流。

  观展解码

  殷商有个“青铜文化圈”

  除了限时“出差”的文物,这场重磅展览中,琳琅满目的重器,每一件都值得细品。

  自商汤灭夏,商王朝持续500余年。商周时期,中原和周边地区交流融合、相互促进,奠定了中华文明形成和发展的基础。商文明从中心向四方辐射,四周方国也往来不断,这些文化交流,都被器物一一记录。

  殷商有个“青铜文化圈”,影响远达四川三星堆遗址。展览策展人、首都博物馆研究馆员高红清说,在南方有一条“尊罍(léi)之路”,因此三星堆出土的青铜尊和青铜罍,和中原的器形非常相似。展厅里,三星堆的青铜尊和青铜罍,若不是有人指点,几乎看不出与中原地区商代青铜器的区别。青铜罍颈部的三道凸弦纹有殷墟器物的风格。但细看,又能发现其独特的地域风格,比如,青铜罍肩部装饰类似卷角羊头,青铜尊肩部装饰数只小鸟。

  一件造型独特的铜兽首刀,出土于安阳殷墟遗址亚长墓,属于商代“战神”亚长。这柄铜刀造型精巧,刀柄是一只张嘴咆哮的老虎,扬起的尾巴弯成了劲挺上翘的弧线,恰好构成了刀身,刀身与刀柄近乎等长。虎在商周文化中代表勇猛与权力,虎首刀虽精美,却不实用,专家推测或为贵族军事首领的随身佩器,用于仪式或彰显地位。这件铜兽首刀,带有明显的北方草原文化特色,可能是“战神”亚长与北方部族战争中的战利品,也可能是北方外来文化因素传入殷墟后在当地制作而成。

  纹饰里藏着气候信息

  首博馆长郭京宁说,此次展览涵盖8处10次“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成果,殷商文物“天团”中,珍品、孤品、名品云集。为此,策展团队精心设计优化展线,让整个展厅的参观动线更加合理,观众看展更丝滑。

  山西博物院藏的龙形觥被安排在中间展线上,独享一个展柜。它前身微微翘起,远看似“舟”,近看似“角”,如此奇特的造型,属存世孤品。仔细看这件青铜器,还会发现更多惊喜——器身上遍布华丽精美的纹饰,有大小龙、蛇、鳄鱼等动物二十多条,从龙形到龙纹,处处彰显着商代人对“龙”的崇拜。

  这尊小龙与大众印象中的龙造型不同。它的头高高昂起,双眼圆凸,两角开张,本应是龇牙咧嘴、面目狰狞。一排没那么整齐的牙齿,又让它多了一丝呆萌,散发出“奶凶”气质。龙形觥独特的造型令人着迷,被称为“国宝中的珍宝”。

  自古以来,人们用“觥筹交错”形容聚会喝酒的热闹场景。“觥”是我国古代的一种酒器,“筹”就是行酒令的筹码。宴会上,“筹”负责活跃气氛,“觥”则负责让游戏输掉的一方喝罚酒。专家解读,龙形觥巧妙的造型设计,能够完美胜任“罚酒”的角色:拎起盖中央蘑菇形状的小钮,拿开背部的弧形长盖,就能在腹中盛上醇香的美酒。器身两侧各有一对穿孔,叫贯耳,用绳子穿过去再吊起来,就能给“肚中”的美酒加热,尾部未封口,可用来散热。倒酒时,轻轻抬起龙形觥的尾部,美酒就会从张开的嘴中流出,同时参差不齐的“牙齿”还能过滤掉酒中残渣。

  龙形觥身上的纹饰也很不一般。众所周知,鳄鱼大多生活在热带、亚热带地区,但在这件器物上却有鼍(tuó)纹,指的就是中国特有的一种小型鳄类——扬子鳄。生动完整的鳄鱼纹饰却出现在山西的青铜器上,从侧面印证了3000年前的山西并非我们认知中的黄土高原,而是温暖潮湿、沼泽遍野,适合鳄鱼等热带、亚热带动物居住。正是因为这样,工匠才能刻画出栩栩如生的形象。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旁白|买了电影票退不了改不了?... 买了电影票却因临时有事去不了,想找退票按钮时却只看到一行“不退不改”提示,如要退还得和客服“batt...
治理质量领域“内卷式”竞争丨金... (来源:经济日报)转自:经济日报销售不符合国家标准的电力电缆产品、冒用厂名出售肥料,还有篡改质量检验...
上半年湖南烟花爆竹出口占全国近... 长沙晚报掌上长沙7月27日讯(全媒体记者 刘捷萍 通讯员 郭畅 李琼)7月27日,记者从长沙海关获悉...
一客机发生故障 机上人员紧急撤... (来源:天津日报)转自:天津日报当地时间7月26日,美国科罗拉多州丹佛机场内,一架美国航空公司飞往迈...
云卷云舒中条山 美不胜收似仙境 (来源:运城新闻网)雨后中条山 云海翻腾似仙境  雨后中条山,云海翻腾,宛如仙境。  高空俯瞰运城盐...
美国务卿称特朗普正在对俄“失去... 美国国务卿鲁比奥称,总统特朗普对于等待俄罗斯采取行动结束俄乌冲突的耐心正逐渐消退。鲁比奥在美国福克斯...
台湾姐妹被困柬埔寨诈骗园区,妹... 转自:扬子晚报中国台湾高雄一对21岁双胞胎姐妹日前称去柬埔寨办理贷款,一落地就被拐至七星海园区。因妹...
地质劲旅绿茵逐梦!白银矿产勘查...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彭雯  “我们探矿有精度,踢球有态度!”在“陇城厂超”的赛场上,有这样一支来自...
张帅组合华盛顿站双打夺冠 (来源:中国妇女网)转自:中国妇女网7月27日,WTA500华盛顿站双打决赛举行,2号种子张帅/汤森...
证监会主席吴清、副主席李超,添... 转自:长安街知事据中国证监会网站消息,7月26日,中国资本市场学会成立大会暨第一届第一次会员代表大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