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1日美盘交易时段,现货黄金突破3400美元/盎司,为6月17日以来首次,日内大涨近1.5%。专家认为,这一涨势主要受市场对美联储降息预期升温及美元走弱影响。
今年以来,黄金价格高位震荡,“黄金+”理财配置持续升温,眼下,越来越多的理财公司发行黄金策略增强理财产品。
中国理财网公开信息显示,截至7月20日,产品名称中带有“黄金”字样的理财产品超过40只,发行机构主要是银行理财子公司。
“‘黄金+’实际上是一种配置理念,将黄金嵌入到多资产组合中,作为风险对冲与收益平滑的重要因子。”南开大学金融学教授田利辉在接受《金融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理财公司通过黄金ETF、衍生品等工具推出“黄金+”产品,既降低投资门槛,又兼顾风险控制。此类产品常被嵌入债券、指数等策略,提升组合抗风险能力,反映资管机构对黄金战略价值的认可。
《金融时报》记者注意到,不少银行理财子公司已在实操中加大黄金配置力度。例如,招银理财稳金系列产品,在投资端配置了7.5%的黄金资产,通过黄金ETF、挂钩黄金的场外期权进行投资。又如,浙银理财发行的浙银理财琮融九溪添利180天持有2号黄金策略增强理财产品,风险等级为R2(中低风险),配置了5%的黄金。
总体来看,市场上有公开数据的“黄金+”理财产品,绝大多数配置了5%至10%的黄金,个别产品黄金配置比例达到30%。
专家普遍认为,相比个人直接投资黄金,“黄金+”理财产品能解决“决策难、择时难、持有难”三大难题。
“黄金价格高位震荡,最大的挑战就是投资心理和投资行为的稳定性。过去两年,虽然金价涨幅超过很多其他金融资产,但实际上能取得高回报的投资者也可能并不多。”田利辉坦言,虽然黄金被认为是风险资产的对冲,但很多投资者在实际操作上采取的并非长期投资理念。
市场普遍关注,现在还能入局“黄金+”吗?是好时机吗?
“投资者对待黄金的态度应该是‘配置’而非‘投机’,黄金作为抗风险资产,适合长期持有,不宜短期博弈。投资者需要关注产品结构,优先选择风险等级R2及以下、策略透明的产品,警惕高杠杆衍生品。投资者还应动态跟踪宏观环境。黄金价格受美元指数、地缘政治等影响,需结合全球经济形势调整配置。”田利辉建议。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研究员娄飞鹏在接受《金融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银行理财子公司抓住黄金市场机会,布局“黄金+”理财产品,是资产配置多元化的趋势,有助于丰富投资者投资理财选择,为投资者创造更多的投资收益。投资者应借助专业工具实现风险对冲,而非追逐短期收益。
普益标准也建议投资者,一方面需密切关注全球经济形势、货币政策、地缘政治局势等因素的变化,以及这些变化对黄金价格的影响;另一方面应分散投资,将黄金类理财产品作为资产配置的一部分,与其他资产进行组合投资,以实现资产的多元化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