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核查,股票大涨
创始人
2025-07-22 18:32:56
0

(来源:纪要头等座)

煤矿核查,股票大涨

1、核查政策背景与文件核心解读

•政策背景与核心事件:核心事件是国家能源局发布超能力生产核查通知,超能力生产的煤矿可能面临停产整顿。本月初召开的黑色系列重磅专家电话会曾提出反内卷预期差观点,涉及预核增产能未来处置和退出问题,此信息为市场较早沟通内容。当前核查文件与预核增产能退出及国家反内卷政策号召相关。

•核查文件核心观点:煤炭产能分类复杂,总产能基础上分为ABCD四类,D类为长期停工停产煤矿,ABC类为在产或有效产能。2022年9月后为保障能源安全,国家推进煤炭保供,出现预核增产能,属合理有效产能,若三年未合法化,保供周期结束后可能转为非法产能需退出。超能力生产方面,当前各省区整体煤炭产量在合理合法产能内,无省区级超产现象;分地区看,新疆超产可能较多,但对全国市场影响小;分月看,2025年3月晋陕蒙超产可能突出,该月煤炭产量意外增加,或成核查重点。矿山安全超产入刑威慑持续,安全生产检查未断,核查通知实际影响或不及资本市场预期。文件由国家能源局综合司下发,层级相对低,虽要求严格,但倾向常规管理,无应急或安监部门参与。核查背景可能与预核增产能处置配合,未合法化的预核增产能体量大,若对现有产能产量底数评估不清,其处置可能冒进、过激或不到位,相关关联待确认观察。

2、预核增产能现状及未来处置分析

•预核增政策启动背景:2022年,因煤炭保供缺乏有效手段和措施,且新增煤矿建设来不及,启动预核增产能政策。该政策基于煤矿现有或报批的核准产能,结合生产条件、库存状况等预核增,并允许按预核增产能生产,对保供起到显著积极作用。当时预核增产能约3亿多吨。

•未完成核增手续原因:目前约40%的预核增产能未完成从预核增到实际核增的手续。未完成原因包括:产能置换指标价格高且难买,前置购买不足;环评未完成;从预核增到实际核增需投入资源,投入与产出不成比例,企业积极性下降。今年部分煤矿因产得多亏得多,停止推进核增手续。如鄂尔多斯部分煤矿虽完成环评、具备产能置换指标,但因亏损不再推进核增。

•保供周期与未来处置:保供周期三年,2022年9月启动,理论上2025年9月底到期,预核增产能有效期(更多实时纪要加微信:aileesir)也为三年。完成核增手续的煤矿可合法生产,未完成的处置方案未明确。可能的处理方式有延期、部分延期,或允许部分履行多一半手续(如完成环评、有产能置换指标但未完成国家能源局最终程序)的煤矿继续生产并给予处理周期。

3、核查具体要求与重点地区影响

•核查内容与时间要求:核查内容涵盖2025年1-6月单月产量,明确超公告产能10%将面临停产风险,超产后需停止生产,补齐手续可能恢复,未补齐则持续受影响。预核增产能中60%左右已按110%产能利用率生产,后续需退回原产能;40%未完成从预核增到实际核增的过程,其中部分已完成环评或购买产能置换指标,可能获延期处理,具体方案尚未明确。时间节点方面,8月15日前要求8个地区将梳理情况上报国家能源局,为后续处置政策出台预留约1个半月时间。

•生产计划与月度不均衡问题:关于2025年生产计划,文件要求核查企业集团是否向所属煤矿下达超过公告产能的生产计划及经营指标。历史上山西曾因超能力下达生产任务处罚几十家煤矿,当前主产地省份在保GDP增长过程中可能仍存在超产下达指标的情况。月度不均衡问题主要表现为因春节后抢“开门红”补产、安全生产月控产导致其他月份超产等,例如2月减产可能需3月补产,易导致3月超核定产能10%,实际3月产量已明显超预期。重点核查地区方面,山西作为传统重点地区影响较大,新疆因安全生产条件较好此前未被严格关注,今年首次被纳入核查,反映官方加强产能控制的意图。

4、行业产能利用率与未来产能退出

•当前产能利用率现状:当前煤炭行业超产非普遍现象,今年二季度全国产能利用率下降。去年产能利用率在71%以上,今年二季度降至70%以下。超10%核定能力的超产是个案。此次核查有影响,但实际影响或低于预期。

•未来产能退出预期:未来煤炭行业产能退出涉及四个层面:一是预核增产能退出,不具备核增前景或基础的部分将退回原始产能,后期可能有相关政策落地;二是内蒙古灾害治理矿井与陕西民盘项目退出,部分因无法合法化面临产能退出,最晚明年年初内蒙古或有超四五千万吨产能退出;三是黄河流域环保影响退出,周边煤矿因环保关停,年化退出量3000万吨以上;四是资源枯竭退出,未来几年因资源枯竭导致的产能退出将加速。未来煤炭行业产能逐渐退出,有望走向良性发展。

5、煤炭价格展望与供需格局判断

•下半年价格预期:当前对煤炭价格的预期较7月初更乐观。原因在于能源局政策、煤炭行业反内卷与亏损面扩大引发主管部门重视,推动供给端改善或减少,包括对进口煤的影响,增强了价格支撑。此前判断,下半年煤炭价格预期在700元以上。供需格局上,官方开始管控供给,供给边际收缩预期增强,但减少幅度需看后续官方动作。企业数据上报存在偏差,部分煤炭企业为应付地方政府或让报表好看,存在虚报产量现象;本次核查企业上报数据可能偏谨慎,导致实际产量与统计数据有出入,超能力生产现象并不如数据显示强烈。此外,行业不规范生产情况减少,当前产能构成中不规范、不合法产能体量可能较大,面临较大退出可能性。综合来看,下半年煤炭市场供需格局好于上半年,价格表现更乐观。

Q&A

Q:如何解读国家能源局发布的核查超能力生产煤矿可能面临停产整顿的通知?

A:煤炭产能分类复杂,总产能按安全保证程度分为ABCD四类,其中D类为长期停工停产煤矿,ABC类为在产或有效产能。2022年9月能源保供背景下出现的预核增产能若三年未合法化,保供周期结束后可能转为非法或退回。此次核查针对超核定能力生产,当前各省区整体无超产现象,但新疆可能存在较多区域性超产;分月看,3月晋陕蒙因一季度开门红导致产量异常增加,可能成为核查重点。此外,矿山安全超产入刑及安全生产检查持续形成威慑,核查实际影响或不及资本市场预期;文件由国家能源局综合司下发,层级偏低,属常规生产管理范畴且无应急或安监部门参与。核查背景可能与预核增产能处理相关,具体关联有待观察。

Q:2022年预核增产能政策实施时的情况如何?部分企业未完成实际核增手续的原因是什么?相关企业的普遍心理及生产现状如何?

A:2022年因保供缺乏有效手段且新建煤矿不及预期,启动预核增产能政策,允许煤矿按现有或报批产能基础上预核增的产能生产以释放产量,涉及预核增产能约3亿多吨。截至当前,约40%企业未完成从预核增到实际核增的手续,主要原因包括产能置换指标价格过高、数量不足,环评未完成,以及后续设备、资金、人员投入与产出不匹配导致(更多实时纪要加微信:aileesir)积极性下降。部分已完成环评并获得产能置换指标的煤矿因产的越多亏的越大选择不再推进手续。保供周期为三年,预核增有效期同步,未完成手续企业的未来处理方式尚未明确。

Q:未完成预核增到实际核增手续的煤矿企业是否仍按预核增产能组织生产?

A:未完成手续的煤矿企业可按预核增产能生产,也可因亏损自主减产,部分煤矿甚至自主停产,相关生产调整为企业自主行为,非政府要求。

Q:公告产能中的公告应如何理解?具体指哪些公告?签订合同时的文件是否属于公告范畴?

A:公告指各省区能源局收到的联合通知,该通知由原保供协调小组发布,文件内容允许相关事项即视为公告。

Q:8月15日前八个地区向国家能源局上报梳理情况的时间点,是否与预核增产能角度契合?

A:该时间点与预核增产能角度不契合,但作为愈合增产能处置的背景调查时间点具有合理性,8月中旬结束后可为后续约一个半月的处置策略出台预留时间。

Q:今年将前1-6个月单月数据单独拎出要求分别报送,其考虑是什么?

A:产能与产量的匹配一直按月度管理,全年产能需分解到月度考量和兑现,此次政策与过往管理方式具有连续性,即总产能为年度规划,具体生产管理则按月实施。

Q:文件中提到追溯2025年计划,企业集团公司在安排2025年计划时是否向所属煤矿下达超过公告产能的生产计划及相关经营指标?当前煤炭生产集团在保GDP增长背景下,下达今年生产经营目标时是否存在超产下达的情况?

A:此前在山西省矿山安全生产帮扶工作中,超能力下达生产任务、生产指标是主要问题之一,当时涉及处罚几十家煤矿。关于今年是否存在此类问题,可能在调查或审查中再次发现相关情况,虽具体细节尚不明确,但推测今年仍存在超能力下达生产任务的现象。

Q:煤矿在安排年度、季度、月度生产计划时是否存在不均衡不合理的情况?如何理解此类不均衡不合理现象?具体表现是否包括春节后抢开门红的情况?还有哪些其他情况?

A:煤矿生产计划不均衡不合理现象可能由多因素导致,例如6月因控制安全生产月产量,可能通过其他月份补充生产;受单月与半年考核双重影响,若2月减产则需3月补产,可能导致3月超核定能力10%;此外,3月产量存在明显超预期现象。

Q:在本次返矿券政策实施前,动力煤、焦煤价格低迷且行业亏损面较广的背景下,当前煤炭行业的产能利用率及超产是否为普遍现象?

A:超产并非普遍现象,今年二季度全国煤炭行业产能利用率从去年的71%以上降至70%以下,超能力生产属于个案,本次核查虽有影响但实际影响可能低于预期。

Q:工信部发布的十个行业稳定增长计划中煤炭未被纳入,该规划的意图是什么?未来煤炭行业在反内卷方面还会有哪些相应政策?

A:煤炭未被纳入十大行业稳定增长计划属于正常现象。煤炭行业反内卷更多依赖自律,未来去产能预期强烈且主要通过自然减产实现,而非政策强制。主管部门正推动煤炭产能储备增加,因预计2030年前可能存在产能不足风险。具体去产能因素包括:预核增产能政策拟于今年四季度落地,将退出部分产能;资源枯竭导致的产能退出加速;内蒙古灾害治理矿井、陕西部分民盘项目若无法合法化将面临产能退出;黄河流域环保周边煤矿已关停,年化退出产能超3000万吨。综合来看,煤炭行业有望逐步走向良性发展。

Q:未来大型煤企是否仍会通过资本开支推进煤炭产能扩建?

A:当前煤炭产能扩建的投资积极性有所下降,但已投入且有效推进的项目后期将继续推进。晋陕蒙地区彻底新增的煤炭项目未来可能较少,供应端或更多向新疆转移。

Q:本次政策收缩与保供相关政策是否存在矛盾点?

A:煤炭产能预核增政策与本次核查政策均由能源局制定,无明显冲突。预核增政策要求在合理合法产能范围内释放产量,避免无序扩张;本次核查重点针对超10%以上的产能,要求停产整顿,而10%以内的产能波动不涉及核查或处罚,两项政策均以规范产能释放为目标。

Q:根据当前电力增速测算,2030年煤炭需求总量是否会下滑?

A:煤炭消费预计于2028年前后达峰,达峰后峰值将持续至2030年后期,甚至2031-2032年才会进入缓慢衰减阶段;2028年前煤炭消费将持续增长。

Q:7月初时对下半年煤炭价格持偏乐观判断,当前对下半年煤炭价格的预期较当时是否更乐观?

A:当前对下半年煤炭价格的预期较7月初更乐观。主要因能源局政策推动煤炭行业反内卷,叠加行业亏损面扩大引发主管部门及更高层面重视,供应端呈现改善或减少倾向,支撑后期价格走势。

Q:关于超能力现象较少的情况,是否有量化数据或具体规模信息?

A:目前暂无明确量化数据,已知信息多为个案。政府层面可能掌握更全面数据,但基于个案难以实现问题的量化分析。

Q:此次文件发布要求地方政府、能源部门或发改委上报数据时,企业自主上报数据是否会偏谨慎?

A:国家统计局产量数据与调研数据存在一定出入,部分煤炭企业因应付地方政府或美化报表需求(更多实时纪要加微信:aileesir),存在虚报产量现象,导致上报产量与实际产量存在差异,实际超能力生产强度并不高。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不构成投资建议,以此作为投资依据出现任何损失不承担任何责任。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中证A500ETF摩根(560... 8月22日,截止午间收盘,中证A500ETF摩根(560530)涨1.19%,报1.106元,成交额...
A500ETF易方达(1593... 8月22日,截止午间收盘,A500ETF易方达(159361)涨1.28%,报1.104元,成交额1...
何小鹏斥资约2.5亿港元增持小... 每经记者|孙磊    每经编辑|裴健如 8月21日晚间,小鹏汽车发布公告称,公司联...
中证500ETF基金(1593... 8月22日,截止午间收盘,中证500ETF基金(159337)涨0.94%,报1.509元,成交额2...
中证A500ETF华安(159... 8月22日,截止午间收盘,中证A500ETF华安(159359)涨1.15%,报1.139元,成交额...
科创AIETF(588790)... 8月22日,截止午间收盘,科创AIETF(588790)涨4.83%,报0.760元,成交额6.98...
创业板50ETF嘉实(1593... 8月22日,截止午间收盘,创业板50ETF嘉实(159373)涨2.61%,报1.296元,成交额1...
港股异动丨航空股大幅走低 中国... 港股航空股大幅下跌,其中,中国国航跌近7%表现最弱,中国东方航空跌近5%,中国南方航空跌超3%,美兰...
电网设备ETF(159326)... 8月22日,截止午间收盘,电网设备ETF(159326)跌0.25%,报1.198元,成交额409....
红利ETF国企(530880)... 8月22日,截止午间收盘,红利ETF国企(530880)跌0.67%,报1.034元,成交额2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