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新时代审判工作的意见》出台,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人民法院工作的高度重视,为加强新时代审判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政治保证。7月21日,全国大法官研讨班开班式在国家法官学院举行。开班式强调,抓好《意见》贯彻落实,持续加强新时代审判工作。围绕贯彻落实全会精神,结合理论和实践问题,与会人员展开研讨,同商共议抓好《意见》落实、实干担当作为的思路、举措。
不断推动司法体制改革走深走实
——全国大法官研讨班聚焦持续深化司法体制改革
审判工作做得好不好,事关公平正义,事关人民福祉。作为新时代审判工作的重要动力源,深化司法体制改革的图卷,越发浓墨重彩。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新时代审判工作的意见》对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再作系统部署,为人民法院破解“深水区”难题新题指明方向、提供遵循。
一分部署,九分落实。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最高人民法院组织全面梳理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意见》等部署要求,制定深化司法体制改革的实施方案,明确120项具体改革任务,日常督办、定期研究,推动解决堵点难点问题。
在爬坡过坎、滚石上山的关键阶段,人民法院如何稳中有进落实各项改革任务?应当突出哪些重点、扭住哪些关键?需要扎实做好哪些支撑性、保障性工作?
7月21日,全国大法官研讨班如约而至,“突出问题导向、目标导向、效果导向,持续深化司法体制改革”正是研讨焦点之一。各位大法官和与会嘉宾围绕研讨班主题,结合实际、锚定问题,研究举措,为进一步推动司法体制改革落地见效、行稳致远展开深入交流、凝聚广泛共识。
重在加强统筹谋划
——理清一本“账” 下好“一盘棋”
在深化司法体制改革的大棋局中,落什么子、怎么落子,重在统筹谋划,需要系统思维。
研讨班指出,改革统筹谋划的责任主要在最高法院、高级法院,必须全面对标对表党中央、中央政法委关于深化司法体制改革的系列部署、进度安排,深化对本地区本条线改革任务的研究分析。
哪些改革需要党中央作决策或是先行立法?哪些改革党中央已经明确要求,必须抓紧落实?哪些改革属于法院内部事项,应自觉稳慎推进?哪些改革必须依靠党委领导,在有关部门支持配合下协同推进?哪些改革已步入正轨、要深化落实?哪些改革仍在探索试点,甚至仍面临一些突出矛盾困难?
对于上述情况,研讨班强调,“要有一本清晰明了的‘账’。”
关于最高法制定的深化司法体制改革的实施方案,研讨班明确,“各高院党组要认真学习研究,紧密结合各自实际,对本地区落实改革部署作出统筹安排,既不盲目抢跑,更不消极等靠,依法依规、分类施策、主动作为。”
江西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傅信平认为,深化司法体制改革需要“一体谋划的系统思维”,最高法梳理中央意见、形成具体方案的做法,正是这一思维的体现,“下一步我们将紧扣方案,明确任务书、路线图、时间表,抓好落实。”
湖南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朱玉表示,要把深化司法体制改革摆在突出位置。尤其是贯彻落实好司法责任制改革,“做不好要承担责任。”
围绕《意见》的贯彻落实,“研讨班做出了高屋建瓴的部署。”对于最高法明确的120项司法改革任务,福建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金银墙表态,将坚决抓好贯彻落实。
海南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戴军认为,贯彻学习《意见》的成效要实实在在地体现在法院审判工作提质增效上,体现在法院推动司法体制改革、加强从严管党治院上。
重在持续深化落实
——聚焦关键重点 做实兴利除弊
深化司法体制改革,是一场“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持久战”。
“要加强对各项改革成效的科学评估,及时发现制度机制、工作落实等方面存在的不足,针对性加以完善,不断做实兴利除弊。”
“改革落实越是任务重,越要突出重点、扭住关键,把主要精力和有限资源向服务发展最需要的领域、自身问题最突出的环节聚焦。”
“司法改革不可能一蹴而就,要在实践中探索规律、总结经验、改进提升,不断推动改革走深走实。”
研讨班释放出持续深化落实改革的坚定信心和态度。
司法责任制改革是牵住司法体制改革的“牛鼻子”,阅核制则是牵住“牛鼻子”的重要抓手。研讨班强调,“抓贯彻落实首先要强化院庭长阅核工作。”
对此,吉林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徐家新在发言时表示认同,“有几项改革尤其应当加大力度,如事关司法公正的阅核制。”
青海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张泽军则认为,“阅核制是发现问题的机制。”
对于案多人少的问题,云南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张宏伟提出,国家层面可考虑进行员额的动态调整。
高质量发展对专业化审判提出更高要求。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要求规范专门法院设置。研讨班指出,要重点聚焦推动规范设置若干破产法庭,以解决破产案件增幅大但审判力量较弱、审判周期较长、配套制度不够完善等突出问题。
对于设置破产法庭的部署,河北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黄明耀、湖北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游劝荣都认为很重要。黄明耀更是直言,“我觉得这一条特别好!”
最高人民法院特邀咨询员、中国政法大学民商经济法学院教授李曙光在发言时建议,各级法院及时总结破产审判经验,加强破产审判队伍的建设,加强执行转破产协调,积极探索个人破产机制,加强破产重整的识别审查,更好挽救困境企业。
重在强化支撑保障
——有序推进“一张网” 利用数字赋能审判
利用数字赋能,是深化司法体制改革、促推公平正义“加速度”的重要工作抓手。
《意见》明确,“加强数字法院建设。建设统一办案办公系统,实现全国法院在‘一张网’、一个平台办案办公。”
“这是科技赋能审判执行、审判管理的重要基础性工程。”研讨班指出。
目前,“一张网”已经覆盖审判执行、行政办公、人事管理等四级法院基本业务功能,已有11个省区法院试点上线“一张网”并取得良好效果。
“大家最关注的是‘一张网’的事情。”贵州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茆荣华表示,将尽量争取提前上线“一张网”。
四川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王树江发言时指出,“一张网”推行之后,案子流程公开透明,有助于避免程序空转。
“推进‘一张网’建设,刚开始可能有人还不太理解,但在推进的过程中慢慢看到了其中的里程碑意义。”宁夏回族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院长安长海表示。
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夏道虎认为,早入“一张网”,早衔接、早操作很有必要。“我们已经派了6个小组,到已经入网的高院学习。”
支撑深化司法改革、保障审判提质增效,离不开数字法院的迭代升级。
“科技赋能审判工作现代化。”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都红岩表示,会利用好“一张网”建设的契机,努力提升新疆法院审判执行质效。
“人工智能的发展将为审判工作带来巨大的挑战。”最高人民法院特邀咨询员、原国家行政学院副院长陈立发言时建议,各地法院要利用好人工智能技术,更好辅助审判工作。
改革步履不停。人民法院将持续深化司法体制改革,扛起深化司法体制改革的政治责任,紧紧围绕推进审判工作现代化进一步健全公正司法体制机制,做实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为实现社会公平正义保驾护航。
来源:人民法院报·2版
记者:姜佩杉
见习编辑:贺晴 |联系电话:(010)67550939|电子邮箱:fyxw@rmfyb.cn
下一篇:急!很急的作文,帮忙啊,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