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开源证券研究所)
2025年以来,围绕“反内卷”式竞争,上层政策信号密集释放。从3月政府工作报告强调整治内卷式竞争,到6月修订出台《反不正当竞争法》,再到近日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召开,明确要求依法治理企业低价无序竞争,推动落后产能有序退出。截至目前,多个行业已迅速开展减产工作,新一轮行业“反内卷”、去产能行动已开启。
此轮反内卷有什么特点?当前“反内卷”政策下,如何把握行业改善及反转投资机会?开源证券宏观经济、化工、电力设备与新能源、煤炭建材团队为您联合解读。
“反内卷”专题
【宏观经济】整治企业内卷式竞争
近日中央财经委员会召开第六次会议,会议研究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整治企业“内卷式”竞争、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等问题。会议强调,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要聚焦重点难点,依法依规治理企业低价无序竞争,引导企业提升产品品质,推动落后产能有序退出。
基建与产业方面,近两周政策聚焦部分行业“反内卷”政策,中国水泥协会发布《关于进一步推动水泥行业“反内卷”“稳增长”高质量发展工作的意见》,多行业也发布减产限产通知。据国资委,33家建筑类企业联合发出建筑行业“反内卷”倡议书,共同推动行业转型,摒弃“内卷式”竞争。国内头部光伏玻璃企业宣布自7月起集体减产30%,以缓解行业“内卷式”竞争。钢铁行业中,部分钢厂近期已收到减排限产通知。
消费方面,政策聚焦上海市优化离境退税服务环境、淘宝闪购平台投入500亿消费券补贴打响“外卖价格战”等。针对淘宝闪购此举,人民论坛网评价指出其撬动了更大量级的消费,惠及更多中小商家和经济毛细血管。供应链下游压榨上游、平台压榨商家等“内卷”模式,本质上是压低利润导致经济的下行螺旋;而平台以自身投入撬动增量的创新模式,则恰恰相反,是发挥消费券的杠杆作用,做大市场蛋糕。
风险提示:国内外货币政策持续分化,国内政策执行力度不及预期。
【化工】“反内卷”系列报告(一) : BOPET膜:性能优良、国内产需高增,行业自律有望助力格局优化、盈利改善
1、BOPET膜:国内产需高增,看好行业自律助力格局优化、盈利改善
双向拉伸聚酯薄膜(BOPET)性能优良,广泛应用包装印刷、光学显示、电力电气、光伏新能源等领域。2014-2024年期间,国内BOPET行业产能、产能、表观消费量保持高速增长,但消费量增速不及产能、产量增速,行业呈现“低端产品过剩、高端产品不足”的结构性矛盾。行业供需失衡导致BOPET价格自2022年震荡下跌,行业上市公司2022-2023年盈利下行,2024年由盈转亏。《中国BOPET行业自律倡议书》倡导强化行业自律,营造公平稳定的市场环境,有望助力行业供给优化、盈利改善,2025Q1行业多数上市公司减亏。中长期来看,市场资源向具有成本和技术优势的企业逐步集中,我们看好国内高端聚酯薄膜产品研发能力快速提升,替代进口产品不断涌现,BOPET行业向高端化、绿色化不断发展。
2、BOPET供需:高端产品仍存在进口依赖,供需失衡导致价格下行、盈利承压
(1)供给端:2014-2024年,国内BOPET行业产能自247万吨扩张至695万吨,CAGR达到10.9%;行业产量自161万吨增长至459万吨,CAGR达到11.0%。目前行业产能648.2万吨/年(68家企业),前10大企业产能合计408.1万吨,产能占比63.0%;5万吨/年以下产能合计93.5万吨(39家企业),产能占比14.4%,行业产能集中度较低且小产能较多。新增产能方面,规划在建产能87.2万吨/年,预计在2025-2027年陆续投放。(2)需求端:2014-2024年,国内BOPET表观消费量自171万吨增长至415万吨,CAGR达到9.3%,消费量增速不及产能及产量增速,市场供应过剩加剧。2024年,包装印刷、离保膜、太阳能背板、光学膜领域需求占比分别为45.8%、14.7%、4.9%、10.2%。(3)进出口:2015年以来我国成为BOPET净出口国,但每年仍有20-30万吨进口量,且进口平均单价一般是出口平均单价的2倍以上,表明我国对于高端BOPET产品仍存在进口依赖。(4)价格:BOPET价格与原油价格走势趋同,切片法成本略高于直熔法,供需失衡导致BOPET价格自2022年下跌,目前BOPET价格已经跌至历史新低、行业毛利持续为负。(5)上市公司:多数公司自2022年盈利下行,2023-2024年由盈转亏,2025Q1盈利仍承压。2023年以来板块资本开支及在建工程缩减。
3、投资建议
2022年以来BOPET行业盈利持续承压,或导致规划产能进度放缓或实际落地可能性降低,行业自律助力格局优化,企业盈利有望改善;中长期来看,市场资源向具有成本和技术优势的企业逐步集中,我们看好国内高端聚酯薄膜产品研发能力快速提升,BOPET行业迈向高端化、绿色化发展。
风险提示:行业竞争加剧、原材料价格波动、新品开发不及预期等。
金益腾 化工首席分析师
证书编号:S0790520020002
【化工】“反内卷”系列报告(二) :聚酯瓶片:本轮扩产周期进入尾声,行业自律有望促进盈利能力向上修复
1、聚酯瓶片需求稳健,全球供需错配促发上一轮(2020-2022年)瓶片上行周期
全球聚酯瓶片需求整体呈稳健增长趋势,根据CCF数据,2015-2024年间,全球聚酯瓶片市场需求从2004万吨增长至3435万吨,CAGR为6.2%。2020年,疫情期间医疗包装、外卖容器需求迅速增长,片材领域对聚酯瓶片的消耗量显著上升,疫情过后国内经济步入复苏轨道,瓶片需求稳步向上,下游也进入补库周期,叠加2020年提出的“禁塑令”,多方作用下2020年国内聚酯瓶片需求较2019年增长28.9%。出口端,2021年海外疫情管控率先放松,带动下游消费回温,补库需求高涨,2021年中国瓶片出口量较2020年大幅上升27%;2022年,俄乌冲突致使欧洲能源成本上升,欧洲本土瓶片价格上升,中国对欧洲瓶片出口量增长,同时俄罗斯被制裁,中国成为俄罗斯重要的瓶片进口来源,2022年出口量较2021年增长36%。供给端,2018-2021年这四年间,中国聚酯瓶片作为全球瓶片供应的中坚力量,其产能近乎没有扩产,2021年疫情后全球需求反弹与产能恢复迟缓形成供需错配,价差冲高至2000元/吨左右。全球供需错配促发了上一轮瓶片上行周期。
2、本轮扩产周期进入尾声,行业长期格局存改善预期,盈利能力将底部向上
行业盈利显著性提升的同时,国内瓶片龙头也陆续进行扩产计划,2022年后瓶片行业进入产能扩张期,这使得国内瓶片产能在全球占比自2021年33.35%提升至2024年47.94%,目前中国瓶片产能稳居世界第一。产能快速扩张的同时,也造成了供给大于求的局面,2024年国内瓶片产能较2018年已实现翻倍,行至行业周期低谷,全行业陷入亏损。目前,我国瓶片主要生产企业有逸盛(590万吨)、三房巷(500万吨)、华润材料(330万吨)、万凯新材(300万吨)四家企业,CR4为79%左右。2025年下半年新投产能仅剩富海60万吨和四川五粮液10万吨,行业产能扩张进入尾声。我们认为,长期来看瓶片行业格局向好,行业低点或已过,我们看好瓶片行业有望迎来底部向上。
3、近期行业联合减产进行中,行业自律行为有望促使价格价差进一步向上修复
行业联合减产“反内卷”正在进行中,将促进价差向上修复。自2025年6月以来,几家聚酯瓶片大厂装置检修陆续执行落地,国内聚酯瓶片产能负荷已下降至80%左右,行业执行效果良好。与此同时,市场反馈较为迅速,国内瓶片价差已由6月下旬的150-170元/吨附近回升至400元/吨之上。我们认为,随着行业“反内卷”自律行为持续进行,行业价差和盈利能力有望继续修复,预计相关公司盈利能力和估值水平同步修复。
风险提示:原油价格大幅波动、下游需求萎缩、贸易保护等政策影响。
殷晟路 电力设备与新能源首席
证书编号:S0790522080001
【电力设备与新能源】破除光伏“内卷式”竞争,关注行业贝塔修复
1、光伏内卷根源在于供需错配、市场失灵和政府干预
供需错配:行业各环节年产能均超1100GW,外部环境不确定性增加,国内有效需求不足,供大于求矛盾凸显,加剧了行业竞争,一定程度上助推了内卷。市场失灵:地方保护主义一定程度上依然存在,造成市场分割;经营主体退出机制不健全,加剧了竞争扭曲;产品质量监管不到位,给低质低价竞争留下空间。政府干预:有的地方追求政绩,导致重复建设、产能增加;有的地方搞起补贴竞赛、打造政策洼地,制约了市场作用的有效发挥,导致资源错配;还有的地方对困难企业不当干预,造成低效产能、落后产能难以退出,加剧了恶性竞争。
2、破局光伏内卷需三方协同
政府部门:持续扩大需求,做大蛋糕;加强依法整治,重拳出击;强化标准引领,助力升级。行业协会: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引导企业签署自愿控产自律公约,发挥行业自律机制,规范企业行为、维护市场秩序、促进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企业自律:国内十大光伏玻璃厂商决定集体减产30%。
3、光伏供给侧改革有望深化
官方文章明确强调用制度引导良性竞争,点名地方保护主义和地方政府盲目招商引资及干预市场出清,并肯定行业协会和企业自律的作用,具有较强信号意义。当前,协鑫科技与通威股份正积极推动多晶硅行业产能整合,其行动契合政策导向,有望获得支持,加速行业摆脱内卷格局。
4、投资建议
具有超额受益或替代逻辑阿尔法的标的有望在行业贝塔修复时具备更高弹性。建议关注硅料环节兼并重组及控产进展;建议关注BC高溢价持续性及扩产进展;建议关注电池环节贱金属替代;建议关注切片环节钨丝线渗透率提升;建议关注格局相对较好的辅材环节优质龙头企业;建议关注美国高纯石英砂出口受限情况。
风险提示:行业产能出清进展不及预期,政策力度不及预期,新技术导入进度不及预期。
张绪成 煤炭建材首席分析师
证书编号:S0790520020003
【煤炭建材】 “反内卷”持续推进,关注玻纤行业底部机会
1、中央财经会议明确“反内卷”发展,玻纤行业基本面有望迎来改善
近日中央财经会议顺利召开。会议强调,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要聚焦重点难点,依法依规治理企业低价无序竞争,引导企业提升产品品质,推动落后产能有序退出。此次“反内卷”总体思路包括两方面,一是加强行业自律管理,包括限制低价竞争、自律限产等;二是推进产业升级、落后产能去化。我们认为,随着“反内卷”发展模式的不断普及,玻纤行业也将持续跟进并落实相关政策,行业基本面有望迎来较大改善。
2、玻纤行业新增产能边际放缓,价格底部回升后基本企稳
根据卓创资讯的统计数据,2024年中国玻纤在产产能为865万吨,同比增长9.8%,而2015-2024年均增速为16.3%,说明整体产能增长有所放缓。新增产能方面,预计2025-2026年国内新增玻纤产能仅为10万吨,2025-2026年中国玻纤在产产能分别达到930万吨和940万吨,同比增速分别为7.5%和1.1%,说明未来两年行业整体产能增速放缓,产能增长可控。价格方面,根据卓创咨询的数据,截至2025年7月4日,无碱粗纱市场价格基本企稳。目前主要企业无碱纱产品主流报价如下:无碱2400tex直接纱报3400-4100元/吨(个别厂报价较高),无碱2400texSMC纱报4400-5000元/吨,无碱2400tex喷射纱报5400-6600元/吨,无碱2400tex毡用合股纱报4400-5400元/吨,无碱2400tex板材纱报4600-5400元/吨,无碱2000tex热塑直接纱(普通级)报4100-4500元/吨。其中,无碱2400tex直接纱(长海股份)较2024年3月底价3000元/吨均价上涨21.67%,无碱2400texSMC纱(OC中国)较2023年12月底价4100元/吨均价上涨31.71%,无碱2400tex喷射纱(OC中国)2024年4月底价5750元/吨均价上涨4.35%。
3、AI发展带动电子布迎来新机遇,高端产品有望迎来量价齐升
目前,AI服务器的发展主要分为两个方向,分别为以英伟达为代表的GPU服务器(主要为训练用)和以亚马逊、谷歌为代表的ASIC服务器(主要为推理用)。根据江西省电子电路行业协会的数据,预计2025年全球服务器出货量将达到1300万台,同比增长10%。其中,AI服务器占整体服务器市场价值将达到77%,出货量占比将达到12%,成为拉动服务器行业快速增长的主要动力。PCB作为AI服务器的核心结构件之一,行业需求有望迎来高速增长。从成本结构来看,根据中商产业研究院和索元数据的统计,覆铜板占PCB整体成本约27.3%,而玻纤布占覆铜板整体成本约19.1%,进而可以得到玻纤布占PCB整体成本约5.2%,有望充分受益于PCB行业的快速发展。同时,随着ASIC服务器技术不断成熟,其出货占比有望逐步提升。与GPU相比,ASIC客制化程度更高,对PCB厂在设计开案、制程良率、出货弹性与交期管控均提出更高要求,将带动高阶PCB板材的订单需求,进而带动高端电子布迎来量价齐升。
风险提示:行业需求不及预期;产能出清不及预期;高端产能验证不及预期。
免责声明
开源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是经中国证监会批准设立的证券经营机构,具备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
本报告仅供开源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本公司”)的客户使用。本公司不会因接收人收到本报告而视其为客户。本报告是发送给开源证券客户的,属于商业秘密材料,只有开源证券客户才能参考或使用,如接收人并非开源证券客户,请及时退回并删除。
本报告是基于本公司认为可靠的已公开信息,但本公司不保证该等信息的准确性或完整性。本报告所载的资料、工具、意见及推测只提供给客户作参考之用,并非作为或被视为出售或购买证券或其他金融工具的邀请或向人做出邀请。本报告所载的资料、意见及推测仅反映本公司于发布本报告当日的判断,本报告所指的证券或投资标的的价格、价值及投资收入可能会波动。在不同时期,本公司可发出与本报告所载资料、意见及推测不一致的报告。客户应当考虑到本公司可能存在可能影响本报告客观性的利益冲突,不应视本报告为做出投资决策的唯一因素。本报告中所指的投资及服务可能不适合个别客户,不构成客户私人咨询建议。本公司未确保本报告充分考虑到个别客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本公司建议客户应考虑本报告的任何意见或建议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以及(若有必要)咨询独立投资顾问。在任何情况下,本报告中的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并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在任何情况下,本公司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报告中的任何内容所引致的任何损失负任何责任。若本报告的接收人非本公司的客户,应在基于本报告做出任何投资决定或就本报告要求任何解释前咨询独立投资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