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侠子
早上因为要送孩子入园,所以我到得比较早。比我更早的是住在燕郊和大厂、香河及涿州等环京圈的同事,他们很多都是提前买好一周的火车票,每天早上五点多起床,六点以前就出发,坐最早的火车,再转公交车换地铁来上班。他们之所以到得早,是因为怕火车晚点,怕下了火车后城里堵车,怕迟到。
我们单位每个月的考勤都有一个“黑名单”制度,这个“黑名单”就是每月迟到三次以上者自动取消年终评奖评优等资格,所以除了租住在附近的同事能睡个懒觉,住得比较远的小伙伴都是要起早贪黑来回往返。
没成家之前,我住在通州的郊区。那是我漂泊多年,工资月月光之后,用写作攒下的稿费累积起首付买的一个小房子。那时候我每天也是披星戴月早出晚归,两头见不着太阳。除了周六日还是不加班的时候在家里做过几顿饭之外,周一到周五全部是在外面对付着吃。一般早晨顾不上吃早饭,早上起来洗把脸就要匆匆赶往车站,中途下车换乘地铁,八通线转一号线再转十号线,辗转到单位,几乎是踩着点打卡。一旦遇到公交车堵车或稍起晚了几分钟,内心就充满了焦虑和烦躁、煎熬和不安。
每天早晨在公交车站奔跑,追赶即将驶离的汽车是常见的景象。每天下班后在大北窑始发车站排队等车,粗粗长长的队伍黑压压一片,大家踮脚张望能有车来,然后疯狂拥挤,你争我抢,往日的绅士淑女形象也顾不上了,能挤上车就是幸运的,能抢到座位就是更幸运的了,像买了彩票中了大奖一样。
因为下班后回到小区最早也得晚八点,我的晚饭经常忽略,或者是回到小区后在小区的饭店里对付着吃点。那时吃得很少,早出晚归,每天却热血沸腾,有用不完的精力,为了生活,为了活着,真的是拼尽全力。
难得的周六日,只要不加班,我就会挤出时间乘车去看望年迈的父母,依然是起早贪黑的赶车和折腾,我的很多年都是这样过来的,充实、忙碌而无悔。
一直到成家,我才第一次轻松地和先生去逛了几次公园。当得知我之前连公园都没有去过的时候,先生简直觉得不可思议。真的是这样,哪是一个忙字能说清楚的呢?
所以,现实与理想的距离有多远?对于当年的我来说,就是大地与天空的距离。为了理想出发,却在途中背离了理想。这是生活的荒诞,还是生活的必经之路?
岁月老去,我不再年轻,最好的精力与年华都给了生活,而生活除了给我磨难与艰辛,也给我经历与感受,或许这就是生活对我最好的馈赠。
上一篇:国家海洋预报台发布风暴潮橙色警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