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承德发布
河畅水清岸绿景美——
我市落实河湖长制持续改善水生态环境
“现在河水清亮了,岸边也干净,每天来这儿遛弯儿成了习惯。”家住市区世纪城小区的刘女士笑着说。盛夏的武烈河畔,微风拂过,水面泛起粼粼波光。驾驶员赵品才操作着蓝色除草船在碧绿的河中来回游弋,河道保洁巡查员韩久伟身着亮橙色救生衣,沿着河边四下查看,不时捞起水中零星的漂浮物,远处几位市民在亲水平台上悠闲散步,欢声笑语随着河风飘散。
武烈河盛开的荷花。承德日报记者 王海琦 摄这水清岸绿、河湖安澜的景象,正是我市深化河湖长制工作的生动写照。今年以来,我市不断加大河道治理工作力度,水环境明显改善,水生态持续向好,特别是《承德市林长制河湖长制条例》于5月1日起正式实施,为河湖生态保护提供了强有力法治保障。
我市积极拓展跨区域协作,与北京市、天津市接壤区及水利部海委引滦局开展联合巡查执法4次,成功解决乱水河垃圾、潘家口水库管理范围内土地占用2个问题,京津冀跨界河流共管共护水平进一步提高。同时,年内计划完成的8条幸福河湖建设进展顺利,已完成生态景观节点建设、岸线清理整治、河湖管护体系搭建等重点任务,计划8月底完成县级自评和市级审核,上报省河长办列入省级评价范围,争创五星级幸福河湖。
我市统筹水利、环保等建设资金,加快实施河道生态修复。在“遏增量、清存量”的原则下,共排查发现河湖“四乱”问题18个,已全部完成整改销号。不仅如此,组织双峰寺、庙宫、黄土梁、老虎沟、三旗杆、钓鱼台6座水库持续向下游生态补水5807万立方米,提前完成了年度任务,让河湖焕发新的生机,生态环境持续改善。
从跨区域的协调联动到幸福河湖的精心打造,从水环境的综合治理到河道生态的不断修复,我市用一系列扎实举措,让水更清、岸更绿、景更美。如今的承德,一条条河流如碧绿丝带缠绕大地,一座座水库似璀璨明珠镶嵌其间,水生态画卷正徐徐展开,诉说着人水和谐共生的美好故事。
来源/承德日报(记者:马思稳,通讯员:王子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