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湖州日报)
转自:湖州日报
记者 王家慧
“夏季安全隐患多,服务频次要加大。”“发现问题一定要督促整改,闭环管理很重要。”日前,在南太湖新区龙溪街道应急消防管理站,站长何双林正在主持召开工作例会。
突然,消防车低长而缓慢的警报声传到会议室,何双林下意识拿出手机,打开应急响应工作群,查看警情通报。“是隔壁辖区一处饭店着火了,他们已经赶去现场了。”看完信息,他又在会上再次提醒大家,“安全生产工作重在基层,第一道防线必须要守牢!”
2019年,何双林开始从事安全监督管理工作。他所在辖区是新区工业经济的主平台,有各类经营主体7700余个、规上工业企业160余家、小微园区30个,除此之外还有不少村、社区,常住人口超10万。“人口流动性大、治理单元结构复杂、安全生产形势严峻,这些都是摆在眼前的难题。”何双林说。
去年,街道创新实施“应消城警”一体化管理机制,通过整合应急、消防、城管、公安等多部门资源,构建综合性执法服务队伍,实现资源共享和信息互通。何双林就是这支队伍的“带头人”,他说,“虽然是一个小站点,却能为辖区安全生产护航,而且从各自为政到协同作战,专业性更强,工作效率也更高。”
“每天不停的念叨,不停的叮嘱,都给自己练成‘婆婆嘴’了。”何双林笑着打趣自己。安全生产是基础保底的工作,不能有一点松懈和侥幸心理。他表示,只要能让大家听得进去,说多少遍都不觉得麻烦。
辖区的企业、园区、安置小区等有可能存在安全隐患的地方,何双林都跑了个遍,情况也都了然于胸。“一天最多能跑七八家企业,微信步数上万都是常态,但是没办法,不去现场永远看不到问题。”他说。经过几年的“念叨”,辖区各主体的安全生产意识有明显提升。
今年开始,龙溪街道应急消防管理站推出了预约式入企服务,线上建立“企业/新建工地服务群”,企业“点单”提诉求、执法部门“接单”送服务,引导和促进市场主体建立主动预防机制。“人人都是安全生产的参与者,提升大家的意识,比开展检查、强制整改要难得多,但还是要坚持做。”何双林说。
上一篇:谁知道这部电影的名字?
下一篇:阿水:曲艺舞台的“多面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