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召开的第三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首次设立的“创新链专区”,一篇三十多年前的哈尔滨工业大学博士论文吸引了记者的注意。这篇论文放在大连科天新材料有限公司展台,边上就是根据这篇论文开发的不同成熟度阶段的材料样品。
从论文、到样品、到产品,一方小小的展台足以展现,但事实上,这是一次足足走了三十余年的成果转化“长征”。如何让科技创新成果从实验室里的“金点子”更顺利地变成产业发展的“金钥匙”?记者在链博会的实地探访后发现,这离不开产业链全链条的互动支撑、共同突围。(中国证券报)
上一篇:全球私募股权巨头频出手,资本竞逐中国消费市场
下一篇:亚太不需要零和博弈的“单选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