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中整治要务求实效
创始人
2025-07-21 06:25:47
0

转自:贵州日报

本报评论员

集中整治是攻坚克难,革除积弊的重要手段。省委主要领导在省委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中研讨会上指出,围绕增强党性、权力规范运行、从严监督执纪等强化标本兼治,推动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纵深推进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全省上下要抓好突出问题集中整治,不断推动学习教育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实效之要,首在精准发力,直击要害。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全省广大党员干部对照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深入自查,自觉对照典型案例深刻检视剖析,查找自身在作风建设上存在的短板不足,刀刃向内深入查摆真问题、动真碰硬抓好整改整治。集中整治当如精准“靶向治疗”,聚焦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群众反映强烈的违规吃喝、违规收送礼品礼金等沉疴积弊,深挖细查“四风”隐形变异新动向,将“手术刀”精准切入病灶深处。同时,力戒“以会议落实会议、以文件代替行动”的虚空之风,摒弃“台账整整齐齐、问题涛声依旧”的形式表演,防止“雨过地皮湿”,真正祛除作风之弊。

实效之要,贵在持之以恒,锲而不舍。作风问题像“滚刀肉”,具有很强的顽固性和反复性,喘口气就会反弹、歇歇脚就会抬头,一刻也不能松劲,需要常抓不懈,久久为功。全省广大党员干部当以集中整治为契机,深入剖析典型问题,堵塞机制漏洞,织密监督网络。及时将集中整治成果转化为固本培元的长效机制,让制度“篱笆”越扎越紧;同时,要持续深化思想教育,引导党员干部从思想深处筑牢抵制“四风”的思想防线,破除“避风头”“闯关”等错误心态,实现从“外力约束”到“内在自觉”的深刻转变。

集中整治效果如何,群众最有发言权。评判集中整治成效,不仅要看报表上的数字,更要俯身倾听群众呼声,看看急难愁盼问题有无回应落实,关乎群众切身利益的“痛点”“堵点”是否真正疏通?只有把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作为衡量集中整治的“标尺”,才能更好荡涤作风之垢、锻造过硬队伍。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特朗普与柬埔寨和泰国领导人通电... 美国总统特朗普26日在社交媒体上说,他当天分别与柬埔寨首相洪玛奈、泰国代理总理普坦通电话,称两国只有...
我市高职(专科)院校志愿填报工... (来源:天津日报)转自:天津日报  本报讯(记者 姜凝)记者从市教育招生考试院获悉,我市2025年普...
CBA选秀大会 天津荣钢摘下王... (来源:天津日报)转自:天津日报  本报讯(记者 滕达)昨天,2025年CBA(中职篮)选秀大会在青...
充分释放财政政策推动高质量发展... (来源:沈阳日报)转自:沈阳日报  □新华社记者 申 铖  上半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超14万亿元...
大手牵小手 共赴铁建约(图) (来源:天津日报)转自:天津日报  7月21日,中铁二十三局二公司党委同工会、团委精心策划并成功举办...
新车没油趴窝高速路 民警助其化... (来源:沈阳日报)转自:沈阳日报  本报讯(沈阳日报、沈报全媒体主任记者李欣 记者徐佳婷)“车没油了...
北京国安队遭遇两连败 (来源:天津日报)转自:天津日报  本报讯(记者 顾颖)中超联赛第18轮,昨晚先进行了3场比赛,备受...
部分餐饮堂食外卖“双标”现象调... 转自:新华社  外卖用冻肉,堂食用鲜肉;外卖用陈米,堂食用新米……近日,有媒体报道称部分餐饮商家存在...
2025世界冷面大赛举行 (来源:沈阳日报)转自:沈阳日报  7月25日至26日,2025世界冷面大赛(专业组)在吉林省延吉市...
上半年本市基础设施建设成绩喜人   本报记者 曹政  两座机场旅客吞吐量半年超过6000万人次,连接京津冀的京唐城际铁路将打通最后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