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草原云
7月20日,记者从呼和浩特海关获悉,今年上半年,内蒙古民营外贸企业进出口值达796.1亿元,占全区外贸进出口总值的78.6%,成为内蒙古外贸主力军。
包头海关关员对进口铜精矿进行查检。
截至今年6月底,内蒙古民营外贸企业达到1.8万家,占全区进出口企业总量的97%。今年以来,呼和浩特海关与市场监管部门协同推进企业备案“高效办成一件事”工作,实现企业备案申请数据“一次填报、同步采集、实时办理”,“多证合一”企业备案比例超过70%。聚焦“首单外贸”开展靶向培育,上半年,呼和浩特海关关区155家企业实现出口“零”的突破。加强外贸骨干民营企业培育,将其纳入AEO(海关高级认证企业)、对外注册推荐等企业重点培育对象,目前关区22家AEO企业中民营企业占18家。持续深化业务改革,关区出口危化品批次检验改革试点企业从4家增至14家,每年可降低企业成本近100万元;深化“先查检、后转运”模式改革,畅通中蒙农产品“绿色通道”,压缩农产品通关时间30%;推行新能源产品“保税+仓储”改革模式,关区陆路口岸已开设7个保税场所,推动内蒙古新能源产业发展。
据了解,接下来,呼和浩特海关将以中蒙AEO互认安排正式实施为契机,进一步加大对内蒙古AEO企业培育力度,扩大中蒙AEO互认实施享惠面。严格规范涉企行政检查,今年计划压减管理类核查作业30%以上,最大限度实现“无事不扰”,减少干预企业经营。
内蒙古日报·草原云记者:阿妮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