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上观新闻)
近日,刺绣艺术家祝心聆新作《国风刺绣:我的创作札记》分享会在上海书城福州路店举行。活动以“‘紫’从海上来——诞生于魔都上海的国风刺绣”为主题,吸引了众多艺术爱好者参与。祝心聆携新书及其标志性作品《破壁》亮相,通过创作纪录片展播和现场刺绣演示,与来宾热烈互动,现场氛围浓厚。
跨界十年,凝练“国风刺绣”
85后艺术家祝心聆,拥有城市规划与设计专业硕士学位。2014年毕业后,她选择了一条非传统的道路——扎根上海,投身刺绣艺术。经过十年的探索与沉淀,她确立了独特的“国风刺绣”风格。深受海派文化熏陶的她,巧妙融合西方刺绣技法与中式美学意境,创作出兼具现代设计感与文化传承价值的作品,成为当代刺绣创新领域的代表人物。
新书剖白:从技术到艺术,制随时变
《国风刺绣:我的创作札记》是祝心聆十年艺术实践的结晶。书中,她倾囊分享创作方法,提出“刺绣应由技术转向艺术”的新锐观点,引导读者以全新视角审视这门古老技艺。她主张“制随时变”,致力于推动外来绣种的本土化,使其与中国文化深度结合,真正在中国土壤中生根发芽。
秉持这一理念,祝心聆立足国际视野,大胆创新——不拘泥于工具材料、绣法绣种,不限古今中外,凡能为创作所用者皆可借鉴。然而,无论形式如何创新,她的创作始终深深植根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其作品既传统又现代,既中国又世界,尽显大国风范。这正是她所定义的“国风刺绣”,也与“海派文化”兼容并蓄的精髓高度契合。
《破壁》:创作理念的生动写照
作为祝心聆创作生涯的重要里程碑,《破壁》完美诠释了她的艺术主张。作品灵感源于北京故宫琉璃影壁。画面中,一条潇洒不羁、充满现代气息的紫色巨龙正破壁而出,须发张扬,气势磅礴,激起层层波浪。这条龙不再受困于古老的影壁框架,它奋力挣脱束缚,带着“紫气东来”的祥瑞,仿佛从古代纵身跃入现代。这件作品无疑是她创新理念最淋漓尽致的表达。
传统新生:对话时代,扎根上海
谈及刺绣艺术的现状,祝心聆表示,在非遗政策支持下,这门千年工艺正焕发新活力。然而,在求新求变的时代,尤其在时尚之都上海,年轻人更渴望“时尚”与“艺术”。传统技艺唯有与现代设计理念相融合,方能满足当代精神需求。《破壁》正是这样一件凝聚时代精神、代表现代刺绣的力作。
祝心聆深情分享了与上海这座“魔都”的深厚渊源。作为在此生活了整整十年的新上海人,这里见证了她向下扎根、向上生长的历程——从学生蜕变为艺术家,从女孩成为妻子和母亲。她将针线化作自我表达的媒介,畅快创作。她坚信,正是上海海纳百川、兼容并包的城市气质和发达的信息资源,为她提供了不竭的灵感沃土,使其能不断突破创新。她的作品,是古今融合、东西兼并的新时代中国刺绣,更是诞生于上海这片热土的新“海派刺绣”。
原标题:《“紫”从海上来:诞生于魔都上海的国风刺绣》
栏目主编:何易 文字编辑:顾洋
来源:作者:文汇报 周洁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