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夏日,难耐酷暑,从红谷滩驱车至湾里乌井水库寻一方清凉。那是个四面环山的所在,中间就静静卧着这一片清亮明净的水泊。这汪水泊海拔约150米,澄澈见底,是附近居民重要的引水之源。
置身此地,清风拂面,看着那环抱的群山与闪亮的水面,暑意顿消。停好车,便径直往堤坝走。天光渐暗,山峦的轮廓在暮色里还依稀可辨。风掠过水面,漾起层层带着深色光泽的波痕,仿佛千万条厚实喑哑的绸布在无声地抖动。远处灯火投射到水中,被流水折来叠去,拉扯成歪斜而细长的塔影。山的倒影沉在水底最幽深的地方,幽深得像是要吞没一切。
夜沉静地铺展下来。月亮升得极高,悬在广阔无边的天穹上,亮得醒目。它微微缺了一角,细看之下,倒真像一位美人露出半边脸颊。月光无声地漫过水面,与岸边的灯火交融,水面上浮起点点跳跃的光斑,像在演一出默剧。
幽蓝的天幕上星子闪烁,传说中的月宫仙子,还有堤坝上沐风的游人,都成了这场光影之舞的无声观者。光在静静流转,人也静静望着,承接着大自然赐予的这一份柔和的浪漫。
夏夜的风驱尽了白日的燥热,送来习习清凉,这便是寻风的欢喜一刻。
远处忽然响起孩子的欢叫:“看,萤火虫!在小溪那边!” 我寻着声音和指引,打开手机电筒,沿着一条窄窄的暗色土埂前行。不久,溪水潺潺流淌的声响便清晰地传来,滑入这浓稠的寂静里。走近溪边,草丛间果然有光点明灭!那绿莹莹的光,在草叶间一起一落,起起落落间带着鲜活的气息。
虽然夜色朦胧,北斗七星怎么也辨不清了,但这些小小的光亮跳动着,实实在在地给这沉沉的夜添上了灵动的生机,美得很。有人用简易的网兜轻轻罩住几只,孩子们争着接过来,小心翼翼地装入备好的透明瓶罐中,欢喜雀跃。听得一个小家伙低声咕哝晚上要“囊萤夜读”,我不禁莞尔,生于新时代长于甜蜜中的孩童,哪懂得“囊萤映雪”映照着古时怎样的艰辛。
追风逐萤,童趣盎然,正是暑天里难得的生动与欢愉。
站在堤坝望去,周遭层叠的山影紧紧包裹着这片水域,沉静而安然,像一个安稳端放的水盆。湖水映着幽光,深不见底却又微微泛亮。
我扶着石栏向远处水面眺望。贴近山脚的水边,几点红绿色的微光静静浮动,听说那是村民在夜钓。在这能听见自己心跳的沉寂里,一个人守着钓竿静坐,他钓的哪里仅仅是水中的鱼呢?怕是把这湖上的清寂、山影的幽暗,都一并收拢进心底了。
水中静泊的那一只小船,在深邃的夜色背景里,缩成了一个小小的墨点,像画布上不经意落下的顿笔,寂然不动。
堤坝上人影疏落。有人摇扇纳凉,有人三五围坐,吃着零嘴,啜饮冷饮,细声低语。
我靠近一群闲谈的人,听其中一位本地乡亲不紧不慢地讲着山里的时光:春日里钻进林子找寻顶着小帽的鲜嫩蘑菇,争相挖取初露尖角的春笋;夏日里蹚入溪涧,赤着胳膊摸鱼虾;如今连搬运毛竹也用上了嗡嗡作响的无人机飞越山梁;山中土灶煮的饭菜,烟火气里格外香;自家散养的土鸡土鸭满山自在踱步……
这些山水的点滴日常,掺和着身边穿行的晚风与隐约飘来的烟火气,在这安稳、如盆聚拢的沉沉夜色中,缓缓沉淀,酝酿成了这夜里萦绕心头、余音袅袅的絮语。
风与故事的絮语,与冷饮小食的滋味交织,便是夏日纳凉最恬淡闲适的欢乐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