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著名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说:“播下一个行为,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可见习惯有一种多么强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的一生。
培养孩子好的习惯很重要,无论是生活还是学习,习惯是一种内驱力,学习上有了好习惯,孩子就会将学习视为自然而然的事情,无论是上课还是在家做作业,都会变得十分主动、认真。
培养孩子自主学习的好习惯很重要古今中外有所建树者,无一不具有良好的习惯。13岁进入科技大学的少年大学生周峰,他认识汉字,记忆英语单词,都是每天10个,即使走亲访友也从不间断,一年下来,便记住了3000多个汉字和英语单词。这是他量化的学习习惯。
他该学习的时候就一心一意学习,该玩的时候就轻轻松松地玩儿,自觉性极强,从不需要别人提醒,更不需要别人强制。当然,不是每个学生都是天生的“爱”学习者,所以我们要做好培养孩子主动学习的好习惯。
但是主动学习的习惯对于多数孩子都是有难度的,因为孩子的要性不强,加上家长的严格管控让孩子的想法就是:是爸爸妈妈要求我学习的。
因此,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看到大多都是父母跟在后面监督、催促着孩子。但家长一旦松懈下来,孩子也会变得懈怠、只顾着玩。每个家长都希望孩子学习好,主动学习,但这靠的是孩子的自觉性。而这个主动学习的习惯,是需要父母培养的。
让孩子自觉主动学习的方法想要孩子孩子养成主动学习的习惯,就必须要为他创造适宜学习的家庭氛围,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让他体验到学习的快乐,可以这么做:
1、纠正孩子的依赖感,帮孩子制定学习计划
当下的经济和生活条件越来越好了,很多父母和长辈都存在过度宠溺孩子的现象,凡事都喜欢帮孩子包办好。在辅助孩子学习上,也习惯帮孩子安排好所有事项,比如几点该写作业了,什么时候又该背单词了……
其实这样很不利于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长期下去就产生了依赖感,试问这样的宠溺下,孩子怎么可能会主动学习呢?因此,想要孩子养成主动学习的好习惯,首先就要学会放手让孩子自己做主,自己安排学习和生活。
其次,父母和孩子一起”制定一份“详尽”的学习任务表,所谓的“详尽”就是要针对一星期或是一天的时间,安排决定自己在每个时间段做什么练习等,要把一天的时间表基本上安排好,这样就可以督促自己按照计划实行每一步。
一个好的计划可以促使事情按照既定的目标发展,还可以提高学习效率。
2、让孩子认识到读书学习是自己的事情
家长不能过分督促孩子学习,被督促着学习,孩子就非常被动,时间一长就失去了学习的主动性。孩子就会认为,我读书就是在帮你们读,因为,是你们逼着我上学的。所以建议,督促孩子只能适当,而且要讲究方法。
心理学研究证明:老调重弹,反反复复说同样的话,会让人产生一种习惯性的模糊听觉,也就是明明在听,却根本不入心里去。
家长应该多利用一些认真对待学习,让人钦佩、感人的故事,让孩子把学习当成自己的事情,要独立、认真、扎实地做好学习中每件事情,以达到培养孩子主动学习的好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