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北京日报客户端
各地在“好房子”建设上有哪些好的实践?近日,住房城乡建设部印发《“好房子”建设经验做法(第一批)》,以加大“好房子”工作推动力度。首批“好房子”经验做法涵盖出台推动政策、加强技术支撑、打造示范样板、强化科技赋能、优化物业服务和健全产业体系等六个方面。
山东省加强全过程管理,充分保障住房建设运维质量;山西省、福建省、甘肃省等加强部门统筹,协同推进“好房子”建设;北京市、湖北省通过优化计容方式,引导住房品质提升……一些地方从加强过程监管、强化部门协同和完善支持措施等方面推动政策出台。
在加强技术支撑上,一些地方提高了建设标准,发布了技术导则,举办了设计大赛。比如湖北省聚焦产业链协同,制定涵盖住房全生命期的技术标准;甘肃省针对住房性能改善需求,明确住房宜居水平提升标准;北京市以保证住房质量品质为目标,提出关键性能管控标准;江苏省、浙江省等针对新建住房品质提升和改善发布技术导则;湖北省发布老房子改造成“好房子”的技术指引;山东省、吉林省、河南省等因地制宜举办各具特色“好房子”设计大赛。
在打造示范样板上,清单中既有打造新建“好房子”样板的做法,也有探索老房子变“好房子”的实践。在强化科技赋能上,广东省、江西省、河南省围绕“好房子”建设开展科技攻关;福建省、江苏省加强新技术推广应用。在优化物业服务上,地方实践经验聚焦于提升物业服务水平和创新智慧物业服务模式两个方面。
在健全产业体系上,北京市在新建保障性住房中推动住宅产业化;山东省加强产业联动支撑“好房子”建设;广东省广州市推动“好房子”全产业链融合发展,联合科研、设计、施工、开发、装修、装备、金融、智能家居、信息化、构件生产、绿色建材等房屋全生命期产业链企业,推动成立智能建造与工业化建筑协会。
来源:新华社
作者: 王优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