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来源:新华社)
这是7月17日在第三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拍摄的特斯拉展台。新华社记者 丁洪法 摄新华社北京7月18日电 题:美企借力“中国速度”强化全球供应链
新华社记者陆芸、吴琼、黄泽晨
盛夏时节,正在北京举行的第三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上,一台搭载美国科技巨头英伟达芯片的中国制造机器人优雅地将冰镇矿泉水递给观众。
在英伟达展台上演的这一幕是全球供应链相互依存的真实写照。尽管供应链挑战加剧,英伟达、苹果、特斯拉等美国企业仍借链博会舞台重申对华承诺,展示其深度融入中国供应链的决心及雄心勃勃的投资计划。
“中国供应链是一个奇迹。”英伟达公司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黄仁勋在16日举行的链博会开幕式上说。
此次北京之行,黄仁勋还参加了链博会上的炉边谈话并举行了媒体见面会,公开表达对中国的长期承诺。他透露,英伟达即将开始向中国市场销售H20芯片,“希望将更先进的芯片带入中国市场”。
黄仁勋的高调亮相释放出强有力的信号。对许多企业而言,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融入世界上最完备的供应链体系,借力“中国速度”以驱动全球创新。
从英伟达、苹果公司、高通等科技企业,到星巴克、麦当劳、沃尔玛等消费巨头,吸引美国企业参加链博会的不仅是中国14亿多人口的巨大消费市场,更是对中国供应链生态体系的高度依赖。
据链博会主办方中国贸促会介绍,本届链博会上美国参展商数量比上届增长15%,继续位列境外参展商数量之首,参展面积增长10%。
在英伟达展台不远处,苹果公司的展台设计延续了其零售店风格,但展示内容并非手机、平板电脑等终端产品,而是聚焦其中国供应商的智能制造与绿色生产流程。展台显眼位置,一行黑体字写道:“苹果公司全球的200家主要供应商中有超过80%在中国生产。”
苹果公司大中华区董事总经理葛越对记者表示,过去五年,苹果公司在中国的智能制造和绿色制造领域投资超过200亿美元,中国智能制造的水平在全球处于领先水平。
“我们将继续深耕中国,和本土供应商协同创新、共同合作。”她说。
区别于传统展会,链博会以独特的供应链展示逻辑,呈现全球产业分工协作。每个展馆内,上中下游企业毗邻而居,直观展现彼此的依存关系与协同效应。
在智能汽车链展区,特斯拉展台呈现的“中国速度”成为焦点。据介绍,其展示的Model 3、Model Y车型本土化零部件占比高达95%,上海超级工厂平均约每37秒就有一台新车下线。
“中国拥有全球最完整的电动车产业链,本土供应商的顶尖技术实力与高效响应速度为其提供了坚实的供应链保障。”特斯拉公司副总裁陶琳说,特斯拉将继续在中国市场加大投入,支持供应链创新发展。
这是7月17日在第三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拍摄的康宁公司展台。新华社记者 丁洪法 摄“中国市场的增量不仅在于规模扩张,更在于价值跃迁。”康宁中国区总裁兼总经理林春梅表示,这是康宁连续第三次参与链博会,期待与产业链伙伴共同探索发展新机遇。
林春梅说,中国市场正迎来新一轮增长机遇。面对人工智能时代对光纤需求激增,康宁上海光纤工厂将在今年实现高端光纤本土生产。康宁坚持在华长期发展的信心,承诺今年将在中国增加5亿美元的投资。
“我们在本地设有研发中心,希望通过贴近市场,缩短创新周期,以‘中国速度’驱动全球创新。”她说。
“中国智造”已经逐步成为跨国公司全球价值链体系中的“创新支点”。美敦力全球高级副总裁顾宇韶介绍,2024年,一款从研发、设计到生产达成100%本土化的医疗器械产品在中国诞生,在一年内以“中国速度”完成从研发到获证量产,迅速覆盖全国500多家医院,并已销往全球。
“中国将成为全球最大的医疗市场和重要的创新策源地,并将在全球医疗产业链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顾宇韶说。
对多数美国企业而言,投资中国已成“必选项”。他们深知,在链博会上,与中国供应商的深度合作正创造着不可替代的优势。
“如果你想保持发展,就必须持续投资。”黄仁勋说,中国市场瞬息万变,竞争异常激烈。“我们必须不断进步,每一天都不能停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