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北京日报客户端
7月18日,北京金融监管局发布关于防范假冒持牌金融机构名义开展非法集资的风险提示,提示消费者谨防“假冒金融机构类”集资诈骗。
近期,个别不法分子假冒在京某持牌金融机构,假借员工身份要求消费者在机构官方APP登记注册,再通过虚假宣传“国家补贴”政策将消费者引流至假网站和指定交流软件,有组织地向群聊成员宣传“签到兑换礼品”“免费领取普惠金”“投资亏损维权登记”等活动。不法分子鼓励群聊成员“拉人头”式发展新投资者,设置阶梯式奖励规则,诱导群聊成员认购所谓“官方”系列投资产品,承诺高额收益。
北京金融监管局称,上述行为具有快速吸收公众资金特征,可能涉嫌非法集资、传销、诈骗等违法犯罪行为,消费者要谨防此类集资诈骗——
1.切实提高风险防范意识。时刻牢记高回报伴随高风险,理性辨别“高额收益”“官方背景”等虚假投资项目,不盲目相信宣传炒作,不盲从参加“免费”活动,避免不必要的财产损失和个人信息泄露。
2.通过正规金融机构购买金融产品。选择经金融监督管理部门批准在中国境内设立的持牌金融机构,购买经金融监督管理部门批准、备案的金融产品。消费者可通过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官网查询银行保险业金融机构许可证相关信息(https://xkz.nfra.gov.cn),通过“金融产品查询平台”(https://www.jrcpcx.cn)查询产品相关信息。
3.选择合法途径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根据《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条例》等有关规定,国家禁止任何形式的非法集资,因参与非法集资受到的损失,由集资参与人自行承担。消费者一旦发现自己被骗,应保留好交易记录等相关证据,第一时间向公安机关报案,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身权益。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下一篇:创新发展增动力(走进链博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