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人民日报客户端
环境部12日通报媒体,2021年春节期间(除夕19时至正月初一6时),受恶劣天气条件和烟花爆竹影响,我国中北部部分城市空气污染严重。
除夕至初一(2月11日19时至2月12日6时),
全国339个地级及以上城市中,有47个城市空气质量达到重度及以上污染级别,其中13个城市达到严重污染级别。与前一日相比,重度污染和严重污染级别城市数量分别增加26个和12个,烟花爆竹燃放对城市空气质量影响明显。
京津冀及周边地区中,廊坊市空气质量污染严重,北京、保定、石家庄等7个城市为重度污染,天津、德州、菏泽等4个城市为中度污染,邢台、济宁、开封等10个城市为轻度污染,安阳、邯郸、新乡等6个城市为良好。其中,廊坊是区域内污染最严重的城市,PM2.5和PM10平均浓度分别为277 g/m3和344 g/m3,AQI值为327。最高小时AQI值为424,PM2.5为385 g/m3。北京市AQI值为296,空气质量为重度污染,主要污染物为PM2.5,期间京津冀及周边地区PM2.5和PM10平均浓度分别为127 g/m3和158 g/m3,较去年春节同期分别上升6.7%和3.3%。
长三角地区,淮安、徐州、连云港等8个城市轻度污染,淮北、温州、淮南等13个城市较好,台州、六安、马鞍山等20个城市较优。区域内PM2.5和PM10平均浓度分别为47 g/m3和59 g/m3,较去年春节分别下降14.5%和20.3%。
汾渭平原咸阳、渭南、Xi安污染严重,宝鸡、临汾污染严重,运城、晋中、铜川中度污染,洛阳、吕梁轻度污染。PM2.5和PM10的区域平均浓度分别为186和225 g/m3,与去年同期相比分别下降了12.7%和6.2%。咸阳是该地区污染最严重的城市。PM2.5和PM10的平均浓度分别为431 g/m3和498 g/m3,空气质量指数达到454。截至12日6时,咸阳市6小时AQI值达到500。
受烟花爆竹集中燃放影响,2月11日19时至2月12日2时,全国城市PM2.5小时浓度快速上升。12日2时,全国339个地级及以上城市PM2.5小时平均浓度达到125 g/m3,全国82个城市PM2.5小时平均浓度超过150g/m3(PM2.5日平均标准值为75 g/m3),达到严重及以上污染,42个城市pm 2.5小时平均浓度超过250 g/m3,为严重污染。
从近七年除夕夜间全国城市环境空气质量变化情况来看,2021年除夕夜间全国339个城市空气质量总体与去年同期相当
PM2.5最大小时平均浓度与去年除夕持平,最近三年(2018-2020年)平均下降11.9%。高峰时期,我国重污染城市数量较去年增加8个,近三年平均减少25个。
2021年除夕至正月初一中国重污染城市小时数及PM2.5平均浓度
近七年除夕至初一中国PM2.5小时平均浓度
从除夕到过去七年的第一天,中国每小时污染严重的城市数量
2021年春节期间,北京市空气污染程度与近三年春节期间相比有所加重
主要受区域重污染过程影响,PM2.5浓度起点较高,扩散条件不利导致的高浓度污染浓度停留,期间最高峰值浓度为289 g/m3,较去年同期(去年同期峰值为197 g/m3)上升46.7%,近三年平均峰值浓度上升31.4%,PM2.5小时浓度从11:000开始超过150 g/m3
2015-2021年除夕至正月初一北京市PM2.5小时浓度
根据京津冀及周边地区组分网络观测结果,由于烟花爆竹集中燃放,除夕当天,京津冀及周边几个城市PM2.5组分中指示烟花爆竹燃放的特征组分浓度显著升高,其中钾离子、
15日扩散条件改善,全国大部分地区空气质量优良。详情如下:
13-14日,气象条件不利。华东、华南、西北、西南、华北大部以轻至中度污染为主,东北、西南大部以轻至中度污染为主,华北中南部以中至重度污染为主。受烟花爆竹影响,这些地区的空气质量可能在原有基础上提高1-2个等级。
未来三天,13-14日扩散条件不利叠加春节烟花爆竹燃放影响,空气质量总体较差,华北中南部可能出现中至重度污染过程。
东北大部分地区、华北北部、华东南部、华南南部、西南地区空气质量优良,华北中南部、华东北部、华南北部、西北地区大部分地区以轻至中度污染为主,华东北部和湖北、湖南地区为中度污染,新疆地区因沙尘和沙尘出现中至重度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