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讯 今年以来,湖南省衡南县市场监管局持续探索监管与服务并重的新路径,通过理念革新、机制完善和精准施策,将刚性执法与柔性服务深度融合,既筑牢市场秩序“防护网”,又激活企业发展“动力源”,实现监管效能与企业活力的双向提升。
在执法理念上,创新提出“五看”综合考量标准,即从经营主体主观违法意愿、是否因疏忽导致违法、整改是否及时有效、是否造成严重后果、违法主体承受能力五个维度,对违法行为进行全面评估。这一理念打破了“一刀切”的执法惯性,推动执法从“单一处罚”向“服务引导”转变,让执法既有法律的刚性约束,又有服务的温度关怀,为营造公平有序的市场环境奠定了理念基础。
为从源头减少企业违法风险,构建“数据研判+源头防控”的工作体系。通过系统梳理2024年行政处罚案件、投诉举报及抽检数据,精准分析高频违法领域、被诉企业集中问题及不合格产品类别,为靶向治理提供依据。局党组牵头开展“案例回溯式”指导,深入企业调研座谈,结合典型案例剖析,帮助企业查找管理漏洞、制定整改方案,将违法预防端口前移。同时,组织执法人员开展法制培训,专题学习《行政处罚法》,坚决杜绝“逐利罚款”倾向,从思想根源上筑牢规范执法的防线,推动监管从“事后处罚”向“事前预防”转变。
在优化执法方式上,该局打出“容错纠错”组合拳,让执法更具人性化。优化制定“从轻、减轻、免于处罚”三张清单,涵盖33项不予处罚、6项减轻处罚事项,并推行“首次违法免罚承诺书”制度,对情节轻微、及时整改的违法行为给予容错空间。2025年以来,已收到企业合法经营承诺书96份,对113个经营主体实施首次违法不予处罚,引导企业从“被动整改”转向“主动合规”,既减少了对企业正常经营的干扰,又增强了企业的法治意识。
规范执法权力运行是提升监管公信力的关键。该局通过制度建设扎紧“权力笼子”,先后出台《行政处罚案件集体讨论制度》《案件线索管理制度》《行政处罚案件办理制度》,从7个方面细化经营主体登记、食品安全领域裁量基准,从6个方面明确药品、医疗器械领域执法标准,有效杜绝“小过重罚”“同案不同罚”等现象。如今,执法自由裁量权从“弹性操作”变为“刚性标尺”,既保障了执法公平公正,也让企业对经营行为的法律边界有了更清晰的认知。
从“以罚代管”到“服务前置”,从“被动应对”到“主动防控”,衡南县市场监管部门的一系列举措,不仅让市场秩序更加规范有序,更让企业感受到执法的温度与诚意。这种“刚柔并济”的监管模式,既守住了安全底线,又释放了发展活力,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持续动力。(李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