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痛文化”能吸引年轻人?如何顺势打造商业新爆款
创始人
2025-07-18 10:29:38
0

文 | RET睿意德商业地产

在城市的很多角落,你可能遇见过这样的景象:动漫角色被整面墙体覆盖,色彩冲撞、风格怪诞,旁边聚集着打卡、拍照、换装的年轻人。他们像是主动出击的内容创作者,以极具个人标签的方式,重构着公共空间的视觉秩序。

这类视觉风格被称为“痛”,源自日本20世纪80年代萌芽、并在21世纪初形成风潮的“痛车”文化——将二次元角色图案贴满汽车车身,风格强烈到令人“视觉受痛”。如今,“痛”已不再局限于车体,而是一种更广义的表达模式,从痛包、痛墙到痛展,逐步蔓延至街区、商场、快闪、乃至居住空间,成为年轻人文化自我投射的一种外显形式。

2024年闲鱼平台数据显示,痛文化商品新发数同比增长268%,痛文化商品的交易用户95后占比超过70%,05后用户占25%。痛文化不是“看起来很中二”,它所激活的,是圈层的视觉自治、表达权的下沉,以及商业空间主权机制的重构。如果想真正理解今天的年轻人,从“痛”开始是一个有效的切入点。

RET睿意德商业地产研究中心

01 理解痛文化:不是次元装饰,而是下一代内容经济的前哨战

当大多数消费品牌仍在对降本增效与理性回归做减法时,这类被贴上“非主流”“小众”“二次元”标签的痛文化消费场景,很多却在消费周期低谷中逆势上扬。

趋势显现:痛文化并非边缘

小红书平台痛包话题浏览量达14.5亿,讨论量约974万;抖音平台痛包话题的播放量更是达到了16.9亿次;临近大学生毕业季,痛学士服在小红书平台引起超7000万网友围观;从重庆、广州到上海,一场场痛展,不再是边缘群体的圈地狂欢,而是逐渐成为商业空间的内容爆点,甚至是流量策源地。

在宏观审慎的市场语境中,痛文化正以一种异常高频的内容生产力,持续输出着热的内容、重的情绪、鲜的表达。

文化机制:是“我爱谁”,也是“我是谁”

如果只看表象,很容易把痛文化归结为一类年轻人的亚文化装饰游戏。实则不然,痛文化不仅是“我喜欢谁”的情绪外化,更是“我是谁”的身份确认。

以《全职高手》这一IP为例,2025年主角叶修生日当天,全国9城60多块地标大屏点亮应援,益禾堂联名款5天热销150万杯,粉丝把杯身、大屏当作“流动痛墙”,线下快闪展频频引发跨城打卡行为。

这种持续高频的参与热情并非偶然,而是角色的深层代入逻辑在驱动。痛文化以高度参与感的方式重构了表达机制——一面痛墙、一个痛包,甚至一次集体打扮,都是带流量的社交投放行为,年轻人在这场社交中寻找“确认”,不是孤独地消费,而是在共同构建一个视觉化、剧场化、可转发的兴趣空间。

痛文化正在重新定义城市空间

更深层看,痛文化也在挑战城市公共空间的视觉权力。原本被品牌、广告主导的场域,如今正被角色贴纸、情绪标语重新书写。它不是破坏性的反叛,而是“温和的占领”——以高密度、持续化的表达方式,松动既有空间秩序,重构空间美学。

02 植入痛文化:不是简单造景,而是重置空间身份

在短视频平台、社交网络之外,内容经济正快速向线下迁移,寻找更具具象性、展示性、参与感的空间媒介。于是,我们看到:从展览墙到背包皮肤,从快闪街区到购物中心,空间本身成为表达、共鸣与自我认同的叙事起点。痛文化作为“线下内容场”的先行案例,也正在启发商业地产重新理解空间设计的使命。

不是等人打卡,而是邀请年轻人登台演出

在痛文化的空间机制中,年轻人不是来看展,更像是在出演一场属于自己的戏。他们主动装扮、换装、互动,成为现场内容的一部分,这种角色参与感,远比单纯打卡合影来得强烈。

以泡泡玛特×杭州嘉里中心打造的THE MONSTERS森林秘密基地为例,基地通过将商场空间转化为可深度参与的IP叙事剧场,恰好诠释了“从被看转向能演”的逻辑。展览以放大100倍的奇幻世界场景为载体,消费者在展览中化身精灵伙伴,通过秘境护照开启任务,完成拓印创作、印章收集等互动挑战,进而解锁限定盲盒、护照套等实体周边。

参与者在巨型LABUBU雕塑与蘑菇装置构成的秘境中穿梭,每一次互动都是潮玩叙事的编剧,而非单纯的观众。这场展览通过角色扮演机制与场景化叙事,将传统零售空间升级为IP故事共建场域。好的商业空间,不是剧院,而是彩排场——年轻人不再是观众,而是带着人设来演出的内容共创者。

不是功能叠加,而是情绪调度的多场联动

痛文化的内容生产不是靠理性决策驱动,而是围绕“成为谁”的情绪张力进行组织。年轻人购买的不是组合式功能,而是归属感、代入感,以及表达身份的权利。

RET睿意德商业地产研究中心

当我们将这种情绪调度的逻辑投射到商业实践中,喜茶与意大利奢侈品牌FENDI的跨界合作,恰好用具象化的方式诠释了非功能叠加的运作路径——联名产品以FENDI经典标志和喜悦黄为主视觉元素,将茶饮杯身、杯垫、徽章等日常用品转化为奢侈品符号载体,为消费者提供“用一杯奶茶的价格获得FENDI身份标签”的情感代偿体验。

社会学家阿尔维·霍克希尔德曾提出情绪劳动理论,强调人在不同场合会进行情绪的调节与表达。真正吸引人的商业空间,正是帮助消费者完成“情绪劳动”的舞台——痛文化所带来的,不是装饰,而是一种精准切中情绪需求的空间调性。

不是主题堆砌,而是内容逻辑的系统搭建

情绪触点形成后,怎样摆脱一次性打卡的宿命,让瞬间心动生长为持续引力?——痛文化的运营机制里,隐藏着这样的法则:打动年轻人的,不是视觉堆叠,而是“内容驱动空间”的系统能力。当下很多商业项目仍停留在“热点快闪+装置打卡”的阶段,却往往止步于出圈一次,无法持续构建内容宇宙。

RET睿意德集团多年服务的上海静安大悦城则展现了如何从单点事件升级为结构化内容系统。早在痛文化兴起之初,项目便不断引入“角色扮演+自我表达”的内容单元,先后策划了“痛车展”“二次元市集”“痛文化快闪空间”等系列活动,并与B站UP主、同人社团等年轻圈层深度共创。

更具前瞻性的,是项目在短期流量之外构建的长期内容机制:早在2017年,项目就打造了国内首个核心二次元空间八吉岛i-LAND,从初期的500㎡扩展至如今的5500㎡,引入潮玩星球、berryQ痛包社等垂类品牌,形成餐饮+零售+IP衍生的一体化内容场。

03 利用痛文化:深入编织空间价值长链

过往的空间,是靠“流量闭环”驱动的,核心逻辑是:抓住趋势→搭建内容场景→形成传播效应→拉动人流→促进消费,是以“空间为容器、内容为诱饵”来构建流量生意,矛盾点在于它更适合短周期快场景,但无法解释年轻人如何在这里留下来,更无法支撑空间价值的持续生长。

未来空间的商业价值来自关系结构的构建能力。从痛文化中我们可以看到,用户对内容空间的判断标准,正在从“新不新”转向“我是否属于这里”。而“我属于这里”的情感联结,需要空间建立一套可参与的价值生长体系——不再是单方面输出内容,而是让用户成为身份构建者,这不是策展或更新频次的问题,而是搭建让用户能持续“投入自我”的生态。

西安大悦城所做的实践,正是这套逻辑的注脚:项目将本地文化作为内容母体,推出“古都十三潮”IP,以持续更新的文化符号为内容主轴,构建社群语义,不论是海贼王IP首展的热血联动,还是街舞比赛的潮流释放,亦或是长安开市活动的古韵复原,所有活动都紧扣主轴,借多元表达在城市商业里烙下极致“潮”标签,塑造独特“痛”文化,既延展内容,更搭建起让年轻人产生身份认同的机制,让“我属于这里”的情感,成为驱动空间价值长效生长的引擎。

西安大悦城以“古都十三潮”IP为载体,通过《航海王》25周年全国首展、巨型打卡装置、限定手办、coser巡游等沉浸式二次元体验,为年轻人带来“我属于这里”的情感认同 网络

这正是痛文化带来的启示:空间要让人参与其中,而不是被动观看。基于超过200个潮流项目的服务经验,RET睿意德总结出三条判断未来空间是否具备长期价值转化力的底层标准:

能否持续生产语义:不是一场活动的内容,而是能反复被“引用、转译、演绎”的空间语言系统;

能否吸纳用户进入身份机制:让用户不仅消费内容,还能拥有参与内容构建的角色,例如内容合伙人、主理人、剧中人;

能否激活用户之间的关系网络:空间要具备社交黏性——不只是人与空间有关系,更重要是人和人之间建立了群体记忆与共同身份。

RET睿意德商业地产研究中心

结语

在注意力稀缺的时代,单纯的流量越来越难以沉淀价值。真正可持续的商业模式,不是追逐热点,而是创造能让用户产生归属感的文化场域。痛文化的启示在于:当商业空间能提供身份认同而不仅是产品服务时,它就能从“被消费的对象”变成“被主动选择的社区”。

未来的商业空间,必须超越“内容展示”,进化成“内容系统”——即一个能自主生产文化符号、培育社区认同、形成独特语义的场域。比如,一个品牌如果只是借梗玩梗,那它仍然在消费文化;但如果它能构建自己的表达体系,让用户自发地参与内容创造,甚至形成独特的社群语言,那它就真正嵌入了年轻人的文化生活中。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广西青年非遗传承人群体传承 实... 转自:百色政府网  7月7日至11日,2025年广西青年非遗传承人群体传承实践能力提升培训班在百色举...
每升优惠1.2元!记得加油! 蝉鸣渐密,夏意正浓开上爱车,约上老友周末一起去郊外吹吹风吧~油宝为大家送上98号和CN98汽油专属优...
盛通股份推出AI教育创新平台 ... 来源:@经济观察报微博记者 李静7月17日,盛通股份(002599.SZ)全资子公司盛通教育集团(下...
第二届“凤凰十佳文学少年”推选... 转自:扬子晚报7月18日上午,第二届“凤凰十佳文学少年”推选活动暨凤凰少年作家班启动仪式在南京凤凰书...
在链博会找呀找呀找朋友链博会升... 来源:@央视财经微博 【#在链博会找呀找呀找朋友##链博...
商务部:今年“社零”有望突破5... 中经记者 孟庆伟 北京报道“过去四年,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5.5%,今年有望突破50万亿元...
狂飙突进!英伟达(NVDA.U... 尽管英伟达(NVDA.US)的投资者仍不断找到增持该股的理由,但这轮疾速上涨行情已显现过热信号。周四...
《亲爱的你》收官,独家专访主演... (来源:上观新闻)从《家有儿女》中古灵精怪的刘星,到《余罪》里亦正亦邪、痞气十足的余罪,再到如今的《...
仅少数国家掌握!全球首次,我国... 转自:科技日报“数月时间转瞬即逝大家精力已快耗尽关键的中子能量数据却依旧躲在重重迷雾之中”秦山核电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