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钛媒体
必读要闻一:全球首个!我国提出的《电力储能用超级电容器》国际标准成功立项
据媒体报道,由我国提出的《电力储能用超级电容器》国际标准提案近日在国际电工委员会(IEC)成功立项,得到了德国、日本、芬兰等国的大力支持,是全球首个应用于电力储能领域的超级电容器国际标准。
目前,全球储能用超级电容装机容量已突破1GW,且增长迅速,预计2030年全球储能用超级电容规模将达到5GW~10GW。中泰证券表示,产业趋势明显,服务器或成超级电容应用新方向,此前数据中心大多使用带电池的UPS系统,但超级电容与之相比,整体优势更强。
必读要闻二:这类材料在多个关键领域大显身手
据媒体报道,碳纤维强度高、重量轻、耐高温,耐腐蚀。碳纤维的特性,决定了它能在多个关键领域大显身手。从支撑航空航天的“飞天梦想”,到融入百姓生活的新能源汽车,碳纤维正凭借独特优势,在更多领域书写“以柔克刚”的材料传奇。
技术突破,让曾经每吨20万元左右的T300级碳纤维,如今价格仅6万元左右,降幅达70%。产能释放与规模化效应,让碳纤维从航天材料等高端领域“飞入”民用领域。用得起、用得上碳纤维的行业越来越多。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碳纤维市场规模约171.4亿元,产量同比增长8.16%,出口同比增幅达119.9%,在全球市场的竞争力显著提升。光大证券认为,随着碳纤维价格的企稳,拥有规模优势和成本优势的头部厂商盈利情况将逐步好转。同时,伴随着低空经济、航空航天等终端需求的放量和修复,具备高端高性能碳纤维批量化生产能力的领先厂商将明显受益。
必读要闻三:多措并举“反内卷”,机构称该行业基本面初显修复动能
媒体报道称,在“双碳”目标的引领下,作为清洁能源领域的关键力量,曾一度深陷“内卷”困境的光伏行业迎来了爆发式增长。随着政策与行业协同推进“反内卷”行动,目前光伏行业正处于向高质量发展转型的调整期。
6月份以来,多渠道多部委密集发声,从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战略高度做出决策部署,关注高质量发展方式。财信证券表示,多措并举“反内卷”,光伏基本面初显修复动能。
必读要闻四:全球首款该领域专用双足机器人发布
据报道,全球首款文商旅体专用双足机器人——“镋钯”正式发布。“镋钯”机器人得名于成都锦江区具有百年历史的镋钯街,它拥有全球首创仿生步态运控系统,不仅有丰富的肢体动作,还构建独特的视觉语言动作矩阵。据悉,“镋钯”机器人将亮相2025年成都世运会,担任啦啦队的角色,完成高难度编队动作,带来极具未来感的集体舞蹈表演。
上海证券指出,近期国内外产业端迎来密集催化,产业潮起入局者明显增多,国内华为、字节、比亚迪、小米、广汽、蚂蚁等车企、科技厂商纷纷加码具身智能,海外特斯拉、1X、Figure AI等加速商业化量产步伐,DeepSeek人工智能公司的涌现推动通用机器人大模型的发展,助力人形机器人实现具身智能,人形机器人产业链进入“百花齐放,百家争鸣”阶段,目前人形机器人进入工业场景,已经成为国内外确定性较高的应用趋势,人形机器人商业化落地可期。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或立场,不代表Hehson财经头条的观点或立场。如因作品内容、版权或其他问题需要与Hehson财经头条联系的,请于上述内容发布后的30天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