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海马云已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截至4月30日,这家公司账面仅剩5303万元,而去年一年的亏损为1.86亿元。如果不上市,海马云可能真的“烧“不下去了。
海马云主要提供云游戏实时云渲染服务的GPUaaS服务。根据灼识咨询报告,海马云2024年以17.9%的市占率位列中国云游戏实时云渲染赛道第一。2022年到2024年,海马云营收分别为2.9亿元、3.4亿元和5.2亿元。
但”第一“的代价是,海马云2022年到2024年分别亏损2.46亿元、2.18亿元、1.86亿元,三年累计亏损达6.5亿元。
关联交易缠身
云游戏一度被视为5G最重要的C端应用场景之一,阿里云、腾讯云和华为云等巨头都先后进入。在全球范围内,云游戏盈利都是难题,谷歌的云游戏平台Stadia在2023年1月关闭。
从海马云的情况看,云游戏GPUaaS业务距离成为一门赚钱生意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2022年到2024年,海马云收入中分别有85.4%、65.4%和88.1%来自GPUaaS。GPUaaS的商业模式为:海马云一面直接采购服务器或云计算厂商租用服务器,一面向客户提供实时云渲染、视频编码及游戏处理服务,同时按月或按天收取订阅服务费。
2022年到2024年,海马云整体毛利率分别为21.23%、26.57%及24.9%。无论在采购端还是销售端,海马云都存在大量关联交易,使公司业务的真实价值扑朔迷离。
目前,中国移动通过咪咕文化间接持有公司13.62%的股权,优刻得持有公司7.3%的股权。中国移动2022年为公司第三大供应商。优刻得则在2022年和2023年都是公司第一大供应商,2024年仍为第三大供应商。
云计算从业者王凯强告诉界面新闻记者,“GPU服务器租赁价格实际上相对透明,租谁家的都差不多,海马云向优刻得租赁GPU服务器的必要性很难说清。”
在收入端,关联方的贡献更加直接,咪咕文化连续三年为海马云第一大客户,贡献收入占比每年均超过35%,最高一度达到46.4%。
“这种股东+客户+供应商的多重绑定,看似牢固。”一位投行人士向界面新闻表示,“一旦咪咕削减预算或母公司中国移动战略转向,海马云的收入模型有坍塌风险。”
此外,海马云招股书还披露存在多个客户和供应商重叠的情况,如2024年第二大客户H和2024年第二大供应商C受同一实体控制,2024年第四大客户J同时也为公司提供IDC服务。
砍研发费用,有掉队风险
费用率较高是海马云亏损的主要原因之一。
融资成本是公司目前最大的费用开支,由2022年的1.08亿元升至2024年的1.19亿元,2024年融资成本占公司营收比例为22.8%。这意味着以公司目前的毛利水平,仅支付融资成本就不堪重负。
2024年,海马云三项费用仍居高不下,销售、行政和研发开支占营收比例分别为6.6%、15.2%和19.4%。
在关系公司未来的研发方面,海马云自2022年以来研发费用连续两年下滑,由2022年的1.34亿元降至2023年的1.13亿元,2024年进一步降至1亿元。
“所谓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一位云计算从业者告诉界面新闻记者,“随着AI的爆火,GPU相关的云算力技术是大厂投入重点方向之一,海马云所掌握的实时云渲染技术处在大厂技术的延伸线上”。
如果海马云在研发上不能持续维持领先,未来随着游戏与AI技术进一步结合,大厂通过AI生成游戏内容+实时渲染,可能对海马云形成挤压。
股东回购协议压顶
在上市之前,海马云的大股东方仍有多份回购协议尚未解除,这也使得公司有急迫的上市需求。
党劲峰作为海马云创始人、董事长兼CEO,通过一致行动协议合计控制公司27.35%股份,为最大单一股东群体。公司单一最大股东群体与持有公司2.59%股权的光一文投签订回报保证协议,如果公司未能实现上市,将在2027年6月30日支付投资金额基础上每年10%单利的补偿金额。
类似的协议也在田仆资产出现,持有海马云1.65%股权的田仆资产与公司单一最大股东群体约定,如果公司未能在2026年12月31日前完成上市,田仆资产有权要求单一最大股东群体赎回。
一位资深投行人士表示,虽然“不上市就回购”这类条款在股权投资市场普遍存在,但股东回购条款在上市前未解除的并不多见,这也突显了股东之间的激烈博弈。
从2014年到2024年,海马云经历8轮融资,合计融资金额超过7亿元,却仍未“烧”出盈利希望。对于海马云来说,这场IPO恐怕很难是云游戏的成人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