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网)
转自:中国银行保险报网
□本报记者 杜肖锦
小微企业是经济发展的毛细血管,更是稳就业、促创新的生力军。2025年,华夏银行以系统性部署和精细化管理,构建“快、准、稳、惠、全”的小微金融支持体系。截至6月末,累计为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清单内小微企业授信1530亿元,贷款投放1211亿元,精准滴灌1.41万户市场主体,为小微企业发展注入金融动能。
布局谋篇精心统筹
据介绍,华夏银行第一时间响应深化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要求,成立由党委书记、董事长挂帅的工作专班,锚定“直达基层、快速便捷、利率适宜”三大目标,打造“总行统筹—分行落地—支行穿透”三级联动体系,创新制定“快准稳惠全”五字诀,配套出台专项工作方案,从组织保障、数字赋能、激励约束、尽职免责等多维度,确保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高效运转。
具体来看,一是“快”,建立绿色通道,实现快速获取清单、快速实现对接、快速组织投放、快速落地见效;二是“准”,依托协调机制清单、行业信息和大数据,精准锁定客群,定制差异化金融服务方案;三是“稳”,通过风控升级、资产质量动态管理等手段实现风险防控与资金安全双保障,护航业务稳健运行;四是“惠”,切实开展利率优惠、减费让利,以真金白银惠及小微企业;五是“全”,从信用贷到年审贷,各类产品覆盖小微企业全生命周期需求。
推进普惠金融数字化转型方面,该行聚焦“园、圈、链”生态,精心搭建“标准化+特色化”的“灵龙惠”系列产品体系,推动普惠服务向线上化、场景化纵深发展。2025年上半年重磅发布“龙商贷”产品,凭借“纯信用、审批快、用款活”的优势,精准满足小微客户“短小频急”的资金需求,实现申请、签约、提款、还款全流程线上操作,为小微客户奉上便捷高效的金融服务体验。
总分联动拓展地方解法
为服务小微外贸企业,华夏银行组织各地分行联动经贸、海关、统计、工商、税务等部门,构建区域外贸企业经营信息基础设施。在企业授权前提下,基于经营信息为企业量身定制金融服务方案,助力小微企业从“家门口”走向“地球村”。在云南,华夏银行昆明分行通过“跨境金融服务平台”,为农产品出口企业的大蒜出口业务提供在线核验信保保单及出口押汇服务,成功实现多笔综合险项下买方额度押汇,有效提升了涉农出口企业的资金周转效率。
在吉林,华夏银行长春分行锁定“两头在外”加工贸易模式,为非洲乌干达工业园小微出口企业定制专项信贷方案,扶持“国内原料—海外加工—欧洲销售”全链条运作,助力吉林小微企业深度参与国际分工。
此外,华夏银行各分行因地制宜,深入企业,用脚步丈量小微需求,将总行部署转化为接地气的“地方解法”。
华夏银行济南分行搭建“政银企投”平台,举办了11场“支持实体经济金融服务行”活动,促成36户小微企业合作落地,投放贷款1.56亿元;武汉分行积极服务协调机制清单内企业,依托中国人民银行“资金流信息平台”,动态追踪企业资金流,破解信用评估难题,向某食品企业发放300万元普惠贷款,实现风险管控与融资效率双提升;青岛分行深耕产业链金融,推出“军工订单贷”“特来电经销数贷通”等数字产品,串联服务82户产业链客户,贷款余额1.41亿元;郑州分行开展“千企万户大走访”活动,下沉服务重心,深入园区、商圈、乡村,精准对接458户小微企业,为企业定制融资方案。
小微企业强,则经济韧性足。华夏银行将以“金融为民”的初心、“科技赋能”的决心,持续深化落实协调工作机制,强化银政企协同,扩大“千企万户大走访”活动覆盖半径,以更专业的服务、更特色的产品、更贴心的关切,全方位护航小微企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