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不仅仅是一块招牌!
门口是“广告位、交通入口、顾客第一接触点”;
门是“商店渗透进顾客头脑的信息核弹头”;
大门是“一心,企业愿景,金字招牌”!
要知道门是你的客户和员工每天经过的地方,是每个人了解企业的入口。因此,把门头战略称之为线下门店第一战略丝毫不为过.
很多餐饮业主都有这样的烦恼:
我明明占据了最好的位置,但是客流却不如其他商家?
我绞尽脑汁想创立一个新品牌,结果生意惨淡,因为消费者根本看不懂他们在卖什么!
门口全是店铺信息,但还是没用!
为什么会这样?除了经营者和产品不同,门上的信息也必然不同,不同门上的信息对消费者的吸引力也不同。
门是餐厅(线下店)的卷首。我们常说金角银边,意思是门的暴露位置有金银财宝的一般价值。
对于线下门店来讲,租金的80%就是用来购买门头那个广告位置,而不是室内的面积。
恐怕很多人都忽略了这个理论,但这是事实,因为每平方米的租金是由位置决定的。
新手往往为了便宜的房租而死,只看到店铺的环境和规模,却不知道租金高的店铺有足够的流量。廉租房往往是一个大坑。
然而,即使是不知道如何在高租金下利用好门前广告位的老手,也仍然是一种极大的浪费。
位置广告的溢价对于租金往往是几百万甚至几百万的租金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如果你有这种意识,你就知道门上的每一个字都值一百万美元。
一、二线城市一方面受到城市管理的制约,另一方面经营者缺乏意识,线下门店95%以上的品牌不合格,这些不合格的门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每天帮老板们烧钱。
门头上常见的错误
错误 1:附庸风雅,滥用繁体字、变异字、丑书等以及难以识别的书法;
这是最低级的错误,是典型的自恋,是老板内在思维的极端表现。
品牌最重要的功能是符号,即被认同、被记忆、被传播。使用繁体字、异体字、丑书或其他难以辨认的书法,除了老板个人喜好外,没有任何商业价值。相反,由于难以识别或识别错误,无法传播,甚至误传播,造成巨大损失。
错误 2:装高冷,明明不是知名品牌,门头上却只有孤零零的品牌信息;
如果没有严格的城市管理限制,门上至少应该有三条完整的信息:
1.品类名;
2.品牌名;
3.战斗口号
这三个信息代表:我卖什么?我叫什么名字?你为什么要选择我?.
门卫应该是一个24小时睡不着觉的销售员(尤其是地段好的街边店铺的门卫)。因此,如果这个销售员不能清晰地表达他的店卖什么,为什么他卖得比别人好,那么这个销售员就是不合格的。
错误 3:堆积信息,老板认为门头上的字越多越好。
我讨厌写店里所有的产品。众所周知,人们每天都匆匆而过。如果你的特征和特点在门上表达不清楚,消费者根本不会进店。
字不是越多越好,而是越精准越好!
乱换门头的惨痛教训
曾经有一个集团原本是做河南菜的大酒店,产品功底非常扎实,运营能力也很强。新品牌选了一个“菌菇汤包”的品类,取名“小安中”,这个店开在社区街边,附近居民和往来白领是其目标人群。
因此,从选品、选址、选人(运营团队)上来看,没有任何问题,正如我们所料,开店后生意一直不错,我们也非常喜欢这家店,成为我们的食堂,还经常介绍一些朋友去。
可是有一天路过时,突然发现门头换了,变成了“3000杯烧烤”。老板觉得做休闲小吃业态流水太低,营业额做不上去,而附近的烧烤店生意火爆,就不顾顾客感受,改成了烧烤店,还加上了精酿啤酒。菜品也做了调整,以烧烤为核心,但也保留了旧有的产品。
这个转型是巨大的错误:
1.烧烤不是这家公司的基因;
2.更重要是附近已经有很多年份很久,深入人心的烧烤品牌,从差异化角度上看,菌菇汤包恰恰是附近商圈稀缺的。
不出意料,这次的改门头,改品类计划以彻底失败告终,自从改了门头,生意惨淡。老顾客 不再来,新顾客也没吸引住。(和那些热闹的烧烤店相比,既无特色,亦无氛围。)
终于过了几个月,老板熬不住了,把门头改了回来,只是这次没写“菌菇汤包”,却改成了“地道河南小吃”。短短几天,生意就恢复如初。
这是一个真实的案例,也是一个神奇的案例。
位置没变,产品没变,价格没变,人没变,唯一变化的就是门头,生意就可以从旺到淡,再从淡到旺。幸好这个老板悬崖勒马,否则一意孤行,自己不换,就等着别的老板来换。
上一篇:天津日报数字报刊平台-敬告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