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vj2l q49k 0/3c 591 ed f 611 a 4c 6982443 db 3c 543664d /
“核心提示”
岁末年初,这是互联网人最期待的发放年终奖的时间,是对辛苦忙碌一年的总结和奖励。然而,2021年底,随着裁员等信息满天飞,年终奖存在不确定性:会缩水吗?还能有年终奖吗?下岗后还能有吗?互联网公司管理员工年终奖预期的小把戏已经悄然开始.
作者 |晨阳园
云
2011年1月24日,在首都体育馆,成千上万的百度员工欢呼着欢迎李彦宏进入体育馆。在百度2010年会上,他们观看了李彦宏和几位高管为他们表演的舞蹈《超级》。
《明星》.几个月前,谷歌退出中国,百度成为中国搜索引擎的绝对明星。凭借中国市场的无限风光,李彦宏定下了“2012年与谷歌共治”的目标。不到一年时间,百度在中国互联网市值排名第一,BAT成为中国互联网的标志。
2012年底,腾讯员工是互联网江湖中最兴奋的,传奇联盟项目组部分成员拿到了60个月工资的年终奖。更重要的是,今年微信用户数突破2亿,腾讯市值增长70%。这一年后来被称为“移动互联网元年”,很多人与公司分享了移动终端成功带来的财富增值。
相比之下,是百度员工的流失。在今年的“公司系数”评价中,李彦宏给了0分,所有员工的年终奖缩水了30%。李彦宏向员工表达不满:百度在移动互联网浪潮中准备不足。
没有现代化的办公楼。在北京海淀的一栋居民楼里,张一鸣和当时的员工召集了8次海底捞年会,但因为怕绊倒,只开了4个锅。“创业”也是当年移动互联网的热词。
2015年2月,农历新年前,一直期待着特殊红包的阿里员工,只等着马云发来完整的邮件。在过去的2014年,阿里成为全球最大的纽交所IPO项目,市值一度超过腾讯的两倍,但马云告诉大家:“上市成功不应该是意外。2014年,阿里巴巴集团没有取得任何特别的成绩或特别的惊喜。”阿里从2011年开始奖励所有员工的特别红包在今年消失了。
拼多多成立于2015年,此后多年,互联网的“下沉市场”开始抢占红利。
2018年底,Tik Tok早期员工拿到了20多个月工资的年终奖。据媒体报道,时任掌门人的任拿到了100个月的工资,很多Aauto quick的员工在爆料后拿到了8、9个月的年终奖,Aauto quick的直播团队在年会上拿到了500万元的奖励。这一年,“下风口”的ofo惨淡,风口上的短视频、直播电商充满活力,“快抖纠纷”一路蔓延到员工福利。
在过去的十年里,成千上万的互联网人被这个剧变的时代所冲刷,见证着行业被风抬高或吞噬,以及红利的爆发和消失。尽管在所有公司系统中,年终奖励都与个人努力密切相关,但是
编辑 |.
所以,每年年底,事实上,对基础员工而言,公司战略、行业乃至大环境,这些不由他们掌控的东西,却常常在他们身上留下最深的痕迹
“2022年互联网会发生什么?”
即使钟声已经敲响,这依然是一个未解之谜,身处其中的互联网人给出了自己的期待。
互联网公司们回顾自己、预测未来的喜与忧都会投射到员工的身上。
我的血管里弥漫着一种情绪:几乎所有过去的福利都需要重新质疑。
“2021年有年终奖吗?”“年终奖会缩水吗?”“下午茶还会继续吗?”“还会有房款补偿吗?”“只要下岗了就给n 1吗?”“年底下岗有年终奖吗?”
讨论的用户通常知道过去的公司政策,这些保证是惯例,但在许多答案中,1、2021年,年终奖会缩水吗?
qvj2l q49k 0/601718 B2 bbfa 42 b 699 c 00 a 219140 ba 58 /
2021年11月还不到一半,百度年终奖由上年调整至2022年3、4月的消息就在脉搏上炸开了锅。起初,这是一个虚无缥缈的猜测。10月底,一位多愁善感的用户发消息称,“百度的年终奖真的要推迟到3月份吗?等着跑怎么办?”
此时,很多百度员工对消息来源仍有疑虑。在此之前,百度的年终奖往往是和1月份的工资一起发放的,而且总是保存在农历新年之前。
到11月中旬,内网已经有了“11月进行绩效评估是否合理?应该改成一月吗?”讨论等。从侧面敲了不少人的神经。
相应地,越来越多百度可能裁员的消息出现在社交媒体上。12月22日,百度裁员事件爆发后,很多人认为推迟年终奖有助于公司降低裁员成本。《豹变》询问的一位百度员工表示,年终奖延迟不能100%确定,但内部员工基本是这么想的。
其他大厂的消息也不容乐观。
12月,陆续有用户开始在社交媒体上发言某互联网公司年终奖可能从16薪降到14薪,也有互联网公司被爆将调整薪资包中月薪和年终的比例,降低月薪,年终奖提高到18个月,但年终奖跟绩效绑定。
尽管大厂员工们对消息投出了“没有证据”的反对票,目前也尚未有任何官方消息指向年终奖调整,但在评论里,焦虑情绪开始传递。
拉勾招聘数据研究院2021年12月20日发布《互联网人年终奖期待调查报告》显示,71.1%的互联网人在2020年获得了年终奖金,但仅有43.3%的互联网人认为2021年的年终奖会照常发放。
对公司的未来,许多人都在变得更谨慎。期权在过去被视作字节年终奖的隐藏彩蛋,过去几年,员工可以选择将年终奖置换为期权,购买价格比市场估价低不少。“年终奖全部兑换期权”,是字节员工林帆此前感受到的大部分同事们的选择,但对于2022年4月的年终奖是否兑换,
一些同事的看法开始摇摆,上市遥遥无期,期权是不是会贬值,都成了他们需要考虑的风险。
谨慎的乐观也仍然存在。在字节工作了许多年的王新告诉《豹变》,如果有机会,4月他还是愿意把年终奖换成期权。
尽管外界看到这一年字节教育受到重创,商业化团队大幅撤裁,媒体报道,字节广告收入增速在三季度停滞,降本增效几乎贯穿了字节跳动过的2021年,但王新仍相信“字节还是一个有朝气的企业。”成问题的是,行业和环境的影响下,字节到手的年终奖会不会有变化,他觉得很难说。“可能没变化,也可能变化很大。”他悄然做起了心理准备。
并非所有的担忧都会变成真正的坏消息,但 在社交平台上,比起内容的准确性,更多消息传达着的是一种情绪。
尽管关于年终奖、福利降低的猜测漫天,但大多互联网公司都不着急向员工做出官方回应。“
先有了降低的声音,那最后发年终奖的时候,少也没关系,正常发大家就能很高兴了 。”一位大厂员工对《豹变》表示,无论企业还是员工,都在做预期管理。
2、从战术调整到战略转向?
毋庸置疑的是,互联网的这个新年,的确伴随着寒冬。
如果说过往互联网公司在年底组织调整、优化人员,只是战术调整。 2021年年底的动静,就有战略转向的意思了。
过去互联网公司们乘着流量的浪头,通过烧钱补贴,无边界扩张,期望最终在其他业务线也能盈利,饱和式招人的策略,形成了庞大的组织,
如今降本增效,要效益成为新趋势,ROI低、边缘业务最先受到冲击。
一些微小的“改变”也已经在一些互联网公司中酝酿、发生。
一位快手员工向《豹变》确认,快手确定取消了下午茶和免费早午餐。12月30日,快手当天发布内部信宣布调整员工福利:租房补贴由全体员工调整为仅面向社会工龄3年以内的普通员工等;免费下午茶和免费三餐等福利取消,公司将继续提供早午餐,但员工需要通过消耗能量券或现金方式就餐。一般,能量券是快手在员工加班时发放的一项补贴。
在对澎湃的回复中,快手表示,“希望通过这次调整能够让员工更好的平衡工作与家庭,同时也是为了更灵活地应对当下的各种挑战,为未来发展蓄能。”
这并非快手的一贯作风,2021年2月,刚刚上市的快手还给每位正式员工准备了100股股票的“阳光普照奖”,当时价值约3万港币。
过往,快手与字节在员工福利上不停“内卷”,成为互联网人喜闻乐见的话题,但如今,低价饮料的取消,下午茶质量的下降等也成为字节员工讨论的话题,字节的“壕气”不见了。
qvj2lq49k0/5fb474c0629441218051c2a6588cea28'>
李牧切身体会到了互联网人难以过好这个新年的滋味。2021年下半年,他所在的公司确认赴美IPO计划泡汤,开始了持续的业务调整、缩减人员规模。在熬过了3、4轮裁员过后,他最终还是在12月的最新一轮裁员中被列入了名单。
比起知名大厂,小公司的裁员往往更加险恶、粗暴。
李牧了解到,这一轮的裁员是从给高管施压开始的,管理层开会对赌签字将工资自降到一万,再由他们将压力一层层向基层员工传递。
他先是恐慌地发现自己的工资发放延迟了,又被迫接受了公积金被调整到最低档,随后,餐补、车补、电脑补贴统统被取消了,滴滴企业打车关闭,
最后,甚至连公司的饮水机都被“减员”了。
这场磨人的拉锯战,主要是公司为了少付出一些“N+1”。主动辞职的人能够拿到一个月赔偿,不愿签字的人不会被解除劳动合同,只能与公司一直耗下去。熬到12月中旬,李牧开始考虑主动签字,尽管劳动法的保障能够提供帮助,但他已经感到疲惫。他查了下仲裁流程,审理时间可能要45天,正好过年,他不想再经历一场仲裁的拉锯。房子2月底就到期,但李牧还是选择签完字立刻转租,收拾好提前回家过年。
至于年终奖能否得到赔偿,他说:“我想都不敢想。”
李敏已经为年后的日子如何度过而发愁。将近30岁的她是一家在线教育巨头公司的老师,几个月前在线教育的裁员风波中,她留了下来。秋季课程结束后,2022年1月,她将跟随公司转向素质教育课程,但素质教育如何转型对她来说仍然是个谜题,行业里的先行者至今也没有找到成功路径。
只有来年的降薪是她比较确定的事情
,后期模式改进后,她的班量会大大减少。唯一的欣慰是,公司与留下的老师们签订了协议:如果在2022年6月30日前提出离职,老师们获得的“N+1”能够以2021年的工资计算,避免降薪对赔偿的稀释。
“留下的人现在工作压力太大了。”李敏说。剧变带给这个行业的动荡还远没有结束,但她还没能想好: 离开的话,能去哪里 ?
3、等待新的生机
某种程度上,潘宇是在互联网行业的起伏中,感受着加强模式的一类人。
他在一家游戏公司担任主策,入行8年。这是互联网之中公认的竞争激烈、高风险行业。政策变动影响行业起伏,项目成绩与团队命运高度关联的压力更是无处不在。
刚入行工资只有几千的时候,潘宇拿到过10万的年终奖,项目赚了钱,又恰好遇到了个愿意分钱的领导,他拿了十几个月的工资。不过,好“运气”总是那么短暂,游戏项目上架后的审美疲劳让利润大大降低,政策变动加上竞争激烈,下一年他的年终奖大幅缩水。
很多个年末,潘宇都看到过腾讯、网易的核心项目组人均年终奖几十万、上百万的消息,但顶层的光环属于少数人,更多时候,
潘宇还是在习惯行业和项目过山车般的变化,努力保持平常心。
他讲起一个故事:在一家小公司里,因为一个游戏项目很赚钱,整个公司的人都配上了下午茶福利。结果不久,项目就开始不赚钱,整个公司的下午茶福利又跟着暂停。
很多时候,这是很快就能发生的事情。
工作8年后,潘宇开始不那么在意年终奖的多少。为了有更广的晋升空间,他曾跳槽到一家创业公司里,拿了几年不到一万的年终奖。
在这个行业里,找不到一个没有危机和起伏的舒适圈,他更关心的,是能否抓住机会在35岁以前做出一款爆款游戏,
作为主策,他将这视作一个可能被年轻人代替的危机点,如果能有一款爆款出世,他或许能够完成向制作人的转型。
许多人正在离开互联网行业寻找安稳的时候,陈芳是那个 想逆势往回走的人。
她在一家央企下的金融科技板块,由于金融行业年终奖在薪资包中占比高的特性,2021年她预计将拿到12-18个月的年终奖,金额在20万以上。根据往年的经验,这笔年终奖分三次发放,30%能够在2021年底拿到,30%在农历春节发放,剩下的40%得等到2022年的中秋或国庆前后。
这份工作最大的优点是稳定,在这个岗位上,只要不犯重大的错误,陈芳相信,自己的饭碗是不会丢的。但从年底开始,陈芳就已经在计划抛却这份稳定。她的上一份工作是一家互联网公司,她拿过这家互联网公司的股票,年终奖甚至都要和股票挂钩,经历过收入与财富随着股市的起伏不断。但计划换工作时,她仍然将互联网公司选为目的地。
陈芳怀念互联网公司, 那里有更多的年轻人,尽管躁动不安,但也是一种久违的朝气。
经历了漫长的犹豫过后,她觉得她最终会选择牺牲40%的年终奖,以不小的代价提前离开。在她看来,现在追求稳定就意味着牺牲掉壮年打拼的时间,她害怕在舒适圈里,从此失去对职业的规划和梦想的激情。
这是刚刚被裁员的李牧难以理解的故事,他正考虑过完年在老家考公的问题。但一个好的感触是:
走出围城和进入围城的人打了个照面,他们的交错过后,城墙内外都会有新的生机 。
(应受访者要求,文中均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