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天津发布
近日,卫津河天津大学东门至鞍山西道段河道已顺利通过相关部门验收,正式恢复通水。
曾经因地铁施工被临时覆盖的河段重新亮相,两岸道路及绿化工程正加紧推进,这条承载着城市记忆的河流,正以崭新姿态回归市民生活。
卫津路作为天津市南北向主干道,在地铁施工期间的导行变化始终牵动着市民的心。2019年天津地铁7号线施工开建,为破解 “施工与通行” 的矛盾,施工团队因地制宜想出妙招,让卫津河河道暂时 “隐身”。
中建八局华北公司地铁七号线项目总工李兵介绍——
“我们承建项目部分,有一站叫天津大学六里台站,它位于卫津路的正下方。卫津路道路一旦被占用,车辆可能就通行不了。为保证卫津路不断交,我们就根据现场的地形情况,想到了对河道进行改造。原来是明渠通水,我们用两根2米8直径的钢筋混凝土管代替明水,放在卫津河里面,然后上面修建导行路,保证双向车道的通行能力。”
历经5年修建,如今地铁7号线天津大学六里台站施工已接近尾声,河道恢复条件成熟。项目总工李兵介绍——
“现在河道已具备恢复条件,所谓老百姓说的卫津河的上盖也可以掀开了。从今年二三月份开始,我们就启动了河道恢复,整个河道恢复长度大概五六百米,从天津大学东门一直到鞍山西道之间的所有部位,现在基本轮廓已经都出来了。 ”
目前,卫津河此段河道已正式通过验收,恢复通水。卫津河两侧道路及绿化工程正在加紧推进,恢复后的河道和道路将以新面貌呈现给市民。市住房城乡建设委重大项目办公室主任赵晓阳介绍——
“随着地铁建设接近尾声,六里台门口的这些路,包括卫津路的交通状况也要改善,路面进行提升;同时河道已完成改造,恢复原状,包括做护坡、压顶,下一步还要在河道一侧做汉白玉栏杆,另一侧做绿化景观,提升这一区域整体环境。”
随着河道恢复,地铁7号线建设也迎来关键节点。据了解,7号线一期工程(赛达路站至鼓楼站)正线试运行已顺利结束,正在进行各项验收工作,预计下半年通车运营。该线路开通后,六里台周边道路的交通压力将随之缓解。在乘客服务上,7号线全线配备人脸识别、自动售检票等智能化设施,同时打造无障碍通道、母婴室等便民设施。
此外,天津多条轨道交通线路正加速推进,市住房城乡建设委重大项目办公室主任赵晓阳介绍——
咱们在建的8号线、8号线延伸线、11号线延伸线,都在加快建设。尤其8号线和8号线延伸线,是一条完整线路,从西青区中北镇一直到津南区渌水道。建成后可以连接既有的6号线二期至咸水沽,这是一段穿越主城区和环城区的线路,也是市民比较期待的。
目前该线路区间隧道已贯通,车站主体建成,正进行出入口及附属结构施工,计划明年下半年具备建成条件。
从临时改造保障通行,到施工收尾恢复原貌,卫津河的 “一盖一开”,不仅见证了地铁建设的攻坚克难,更彰显了城市发展中对生态与民生的兼顾。随着各项工程的推进,天津的交通网络将更完善,城市环境也将愈发宜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