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全市人社部门立足实际,结合武威经济特点,着力提升劳动者能力素质,培养更多农村技能人才和经济发展专业人才,为乡村振兴和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技能人才保障。
第一,提前计划,落实责任。以“大就业”为导向,构建“大培训”格局。人社部门将积极与民政、邮政、残联等相关部门对接。对全市贫困劳动力培训意愿进行摸底调查,提前分解2.45万人的培训任务,采用“嵌入式”、“订单式”培训模式,建立一体化培训就业机制。
二是精准培训和创新服务。为了更好地让群众参与免费技能培训,有效提高他们的获得感,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全市人社部门积极组织定点培训机构就近在乡镇设立培训点,将培训送上门。根据乡镇特色产业和企业就业需求,合理设置培训课程,灵活调整内容,将思想道德和安全生产内容融入课程培训,全面提高劳动者素质。
三是加强宣传,营造氛围。人社部门领导亲自带队,成立企业政策宣传专班,深入全市重点企业,开展上门服务和政策宣传,并向企业发放人社部门政策读本清单,让职工对职业技能培训对象、培训岗位、申请程序、补贴标准等有深入了解。从而实现政策宣传全覆盖,全面提高企业和职工的政策知晓率。
四是以赛促训,推进技能型人才建设。为进一步打造“技能甘肃”,弘扬劳模工匠精神,市总工会联合成功举办武威市首届技工院校职业技能大赛。同时,为进一步落实创业培训“马兰华计划”,不断提升创业服务水平,进一步发挥创业在促进就业中的作用,第三届马兰华全国创业培训讲师大赛在甘肃省武威市举行,我市获奖者被推荐参加省级选拔赛。
五是加强监管,确保质量。培训质量是决定劳动者能否满足就业要求、顺利实现就业的重要保障。通过培训课程、师资选择、日常督导、定期检查、走访调查等方式。对培训机构进行全程监管,对培训满意度低于90%的人员组织“回炉”培训,确保培训学员培训数量和质量达标。
截至目前,全市已完成职业技能培训2.874万人次,完成目标任务2.45万人次的117.3%,其中创业培训4775人次,技能培训18986人次,岗位技能提升培训4979人次。年度职业技能培训任务已提前完成。